重点查清公车数量费用 山东多地探索公车改革
来源:大众网综合 2015-01-06 10:06:00
全国公车改革要点包括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公务出行由公务人员自行选择社会化方式,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章丘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公车管理办公室主任潘应福说,对于车辆的内部监督,主要是依托GPS定位系统。
取消一般公车后改发交通补贴
全国公车改革要点包括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公务出行由公务人员自行选择社会化方式,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交通补贴标准,中央和国家机关补贴标准为司局级每人每月1300元、处级每人每月800元、科级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地方补贴标准规定了上限,地方公务交通补贴标准不得高于中央和国家机关补贴标准的130%。
按照公车改革方案,中央和国家机关将先行示范,在2014年底前完成。地方党政机关在2015年底前完成,用两到三年时间,完成包括事业单位、国企和国有金融企业改革。
据生活日报消息全国范围的公车制度改革大幕已经开启。山东省正在对全省相关单位公车进行摸底统计,为明年正式启动公车改革做准备。12月1日,山东省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特急通知,对全省各级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有关情况进行摸底统计,预计12月中旬完成。
查清公车数量费用
《关于对全省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有关情况进行摸底统计的通知》(鲁车改办字〔2014〕2号)对本次摸底统计的部门(单位)的范围进行了明确。包括全省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检察机关,各民主党派、群众团体机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
具体摸底统计内容有四个方面:各级党政机关机构情况,在编在岗的地厅级及以下公务员、参公管理人员的数量、职级结构情况;各级党政机关现有公务用车(包括一般公务用车、执法执勤用车、其他具有执法职能部门的执法用车)数量及费用情况;各级党政机关现有司勤人员及费用情况;各级党政机关现有公务用车的具体情况。
事业单位暂不摸底
省车改办有关人士介绍,本次摸底统计暂不包括事业单位和国企。主要是参照了中央和国家机关的公车改革,按照国家的要求,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金融企业是规范职务待遇和业务消费,对原符合车辆配备条件的岗位和人员,逐步按规定纳入改革,改革后不得再配备车辆;对保留的必要的国有企业、国有金融企业经营用车和事业单位业务用车实行集中管理;取消与经营和业务保障无关的车辆。
这意味着,山东公车改革实行党政机关先行,按规定,今年年底完成车改。事业单位、国企及国有金融企业按照国家的时间表,用两到三年时间完成改革。
山东普通公务出行用车由社会化提供 下月起施行
各机关不得出租、出借办公用房或改变办公用房使用功能;不得违反用途使用或固定给予个人使用执法执勤、机要通信等公务用车……记者今天从省政府了解到,《山东省机关事务管理办法》已经由省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将自今年2月1日起施行。
为加强对政府采购行为的管理,山东明确,政府采购不得包含奢侈品、超标准的服务或者购建豪华办公用房。在办公用房管理方面我省提出,各机关不得出租、出借办公用房或者改变办公用房使用功能。山东还规定,各机关超过核定面积标准的办公用房,或者因办公用房新建、调整和机构变动等需要腾退的办公用房,应及时移交本级机关事务主管部门,统一调剂使用。各机关需要增加办公用房的,应从本级机关现有办公用房中调剂解决。
相比于办公用房,公务用车的管理更受社会关注。山东此次明确提出,各级政府应改革机关公务用车实物供给方式,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普通公务出行实行社会化提供并适度补贴交通费用,从严配备实行定向化保障的公务用车。而且,各机关不得以特殊用途等理由超编制、超标准配备公务用车,不得以任何方式换用、借用、占用下属单位或者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车辆,不得接受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赠送的车辆,不得违反用途使用或者固定给予个人使用执法执勤、机要通信等公务用车。
在对公务出国(境)的管理方面,山东要求各机关对本机关工作人员因公出国(境)的事由、内容、必要性和日程安排进行审查,控制因公出国(境)团组和人员数量、在国(境)外停留时间,不得安排与本机关业务工作无关的考察和培训。
山东多地探索车改
7月20日,市民在山东枣庄一家拍卖公司场地上查看待拍公车。当日,103辆公车停放在拍卖公司场地上,许多市民冒着酷暑前来查看。
枣庄清理拍卖百辆公务用车 如此大规模山东首次
枣庄市党政机关的103辆公务用车将于7月23日至25日在中国拍卖行业协会网络平台的5个大厅公开拍卖,如此大规模的政府公车拍卖在山东尚属首次。自2013年底,枣庄市启动公车清理整顿工作,251个市直部门及各级党政、人大、政协、法院等领域开展自查自纠行动。枣庄启动的网上公车拍卖,收入全部上缴国库。
25日下午,备受网友关注的枣庄103辆公车网络拍卖落下帷幕,共有64辆公车成功交易,总成交额462.22万元。据了解,本次拍卖收入将足额缴入财政国库,专项用于民生项目支出。
64辆公车成功交易 成交金额达462.22万元
据了解,本次公车拍卖从23日开始,持续到25日。拍卖第一天,39辆公车分别在中国拍卖行业协会网络拍卖平台的1、2号大厅进行拍卖,25辆竞拍成功,成交额220.4万元,其中,一辆起价17.8万元的奥迪轿车被拍到了22万元后成交,成为当天拍卖溢价最高的车辆。拍卖第二天,成功卖出28辆公车,总成交价达141.3元,其中,81号车——丰田中型客车(进口)经过了65次竞价后,最终以22.5万元的价格成交,较竞拍价11.8万元翻了近1倍。拍卖第三天,11辆车成功拍卖,成交额100.52万元,其中100号车——普瑞维亚商务的最终成交价为29.2万元,为本次拍卖车辆的最高。
交易成功后可现场办理过户手续
竞拍者在成功拍得车辆后,怎样办理什么手续呢?山东光彩银星拍卖有限公司的业务经理魏恒全告诉记者,竞拍者在拍得心仪的车辆后,可以现场办理交易、过户、购买保险等。记者在“网络拍卖枣庄市直单位公务用车公告中”看到,拍卖成交后,买受人须在成交之日起3日内将成交价款和佣金汇入拍卖人指定账户,过期视同放弃,承担违约责任。
39辆公车流拍,估价、耗油太高是主因
经过3天的网络拍卖,共有64辆车成功交易,39辆车流拍,而对于流拍的原因,中国拍协常务理事、山东光彩银星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毕研挺和山东光彩银星拍卖有限公司业务经理魏恒全分别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中国拍协常务理事、山东光彩银星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毕研挺告诉记者,市民都有一个心理价位,超过这个心理价位,市民就不会竞拍了,“还是评估价太高了。”
“油耗高也是流拍的一个原因。”山东光彩银星拍卖有限公司业务经理魏恒全说,“第一个跑的里程少,第二符合落到外地的条件,那种车比较受欢迎,反而年数长的,别克君威,耗油量太高,大家都不喜欢没人买,而且买了之后可能明年就变成黄标车了。”
流拍车辆将降价10%继续拍卖
对于本次枣庄公车拍卖的流拍车辆,枣庄市财政局行政事业资产科科长赵恒春说,将会按照评估价10%的降价再进行一轮竞拍,如果还有流拍车辆,将会重新对车辆进行估价,在进行拍卖。
章丘1300辆公车集体换标识 公车“上套”一年省下1000多万
椭圆形的标牌全部统一贴在车辆前挡风玻璃的右下角,尺寸更大,底黄字,7月20日,章丘市的1300辆公务用车全部换上新的公车标识。标识上印有“章丘市公务用车”的字样和两个公车监督电话。从去年6月份在全省范围内率先统一张贴公车标识,到如今全部更换成新的标识,章丘的公车治理取得了哪些成效?公车治理,还有哪些先进做法值得推广?在更换标识的背后,又隐藏着哪些问题?7月25日,记者赶到章丘进行调查。
“公车就是给公家办事的”——名公车司机的观念转变
25日,天上飘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上午,章丘双山街道办事处的司机老韩(化名)突然接到家里的一个电话,
亲的腿病又犯了,需要紧急送医。接完电话之后,老韩先是向办公室领导请了假,之后找到了同事替班,工作的事情交接完毕之后,他把公车钥匙交了出来,自己冒雨骑着电动车匆匆赶回家。
老韩说,前两年,公车司机开着公车给领导、给自己办事并不罕见,从去年开始,自从车上张贴了公务用车的标识牌之后,他的观念转变了不少,“公车就是给公家办事的。”这一条,他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而让他观念发生大幅度转变的,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去年,章丘某局的一位公车司上午在送完领导开会后,开车顺道在路边吃了顿早餐。巧合的是,停放在路边的车辆恰好被经过的市民拍照并举报。经过查实之后,章丘市纪委对这一事件进行了全市范围内的通报,这件事对老韩震动很大。
老韩告诉记者,一年多的时间下来,不用公车办私事已经成为他的一个习惯。
“发现公车入禁区自动报警”——套GPS定位系统的约束
2013年,章丘市成立了公车管理办公室,由纪委牵头,机关事务管理局具体负责,一旦查实有违规用车情况,则直接由纪委进行调查处理。
章丘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公车管理办公室主任潘应福说,对于车辆的内部监督,主要是依托GPS定位系统。
25日中午,在章丘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办公室内,记者看到了GPS监控平台。“通过这个监控平台,我们能查看到所有部门、所有公车的实时位置。”章丘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潘应福告诉记者。
潘应福随机抽选了人社局进行举例,记者在监控平台上看到,人社局总共拥有16辆公车,其中15辆公车当时停放在单位停车场内,1辆公车显示位置为龙奥大厦。
在实时监控地图的下方,还有一个公车实时信息表格,车牌号、司机手机号、所处位置、运行速度、运行状态等信息一目了然。
除了实时状态,监控平台还能调取、查询每一辆公车每天的行车轨迹。在GPS监控平台上,记者还看到一个“报警信息”栏目,潘应福介绍说,这是公车的“禁区”。如果公车去了不该去的地方,GPS就会报警并反馈到平台上。“我们划定了50余家景区、饭店、娱乐场所作为公车‘禁区’,公车一旦进入这些地方,并且停留半个小时以上,GPS就会自动报警。”
“新标识贴上就难以撕下”——张公车标识牌的力量
如果说GPS系统更多的是内部监管,那么,要想真正“管”好公车,社会力量的监督更加重要。
从去年开始,章丘全市所有公车统一张贴了公车标识,就是希望老百姓一起来监督,杜绝公车私用。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原来的公车标识牌整体有点小,最初张贴在前挡风玻璃的右上方,很容易与一些保险标识混淆。潘应福介绍说,在调查中他们也发现了原有标识牌的一些不足之处: “当时的标识是菱形的,比较小,不够醒目,不利于群众辨别、监督,而且比较容易撕下来。”
如今,章丘全市1300多辆公车全部张贴了新的公车标识。记者注意到,新标识为椭圆形,统一贴在车辆前挡风玻璃的右下角,尺寸更大,红底黄字,印有“章丘市公务用车”的字样和两个公车监督电话。“群众要是发现公车在酒店、景区等地违规停放,可以随时拨打电话举报。”潘应福说。
新标识还有个新特点。 “只要贴在车上就难撕下,一旦撕下来就会损坏。”潘应福表示,7月27日到31日,章丘还将针对张贴情况展开检查。一旦发现遮挡、撕毁公车标识的行为,将追究公车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维修费超千元要层层审核”——套平台进行的成本管理
潘应福说,这些年公车运行费用一直居高不下,为此章丘市采取了定点加油、维修、保险的方式, “通过政府采购,选定了26家加油站、15家汽修厂和5家保险公司。”潘应福说: “政府集中采购,大大降低了运行费用,而且从系统走账,杜绝了乱报账、报假账的现象。”
提出申请、厂家报价、选择厂家、部门审核,潘应福说,每一次公车维修都要经过这一套程序,并且全套程序都在公务车信息管理系统上进行。 “如果维修费用在1000元以下,则只需要本单位审核;若超过1000元,则需要提交到机关事务管理局进行审核。”潘应福说,通过层层把关,有效降低了维修费用。
章丘市双山街道办事处办公室孟杰主任介绍说,双山街道现有公车15辆,未实行公车管理以前,每月加油费用在3.5万元左右,现在规范用车,每月加油费降到了2.3万元左右。
潘应福告诉记者,章丘市实行公车整治一年来,运行费用降低30%以上,公车运行费用节省了一千多万元。
责任编辑:王亚男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