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乡土抗战首登荧屏 《大刀记》17日全国首播
来源:大众日报 2015-01-12 10:39:00
” 赵浚凯与他的团队,希望拿出百分之百的诚意来打动观众,“最真诚的方式就是把真实的历史呈现出来”。对此,导演赵浚凯丝毫不担心,甚至信心爆棚,“下半年到了这类戏呈现出来的高峰期的时候,可能因为我们这部戏的影响力,会有来模仿的”。
□ 本报记者 陈巨慧
由山东卫视与海润影视联合制作的鲁北抗战剧《大刀记》将于1月17日晚登陆山东卫视全国首播。日前,该剧首映礼及开播发布会在济南举行,导演赵浚凯携主演谷智鑫、黑子、王珂、冯海煜等一一亮相。发布会之前,赵浚凯接受媒体记者采访,谈起新作信心满满。
意外发现抗战剧“处女地”
本着重大史实不漏的原则,《大刀记》全面展示了冀鲁边区抗战中重大的历史事件,不仅剧中的很多人物和战斗都有历史原型,还将揭秘中华苗刀专克日本刀的奥秘所在。赵浚凯接受采访时透露,对于《大刀记》这一题材,他起初感受不深,但随着查找资料、翻看小说,他惊喜地发现,在抗战剧泛滥的今天,《大刀记》竟是一片从未被触碰的“处女地”,“它是一个聚宝盆,因为它有两块空白:一是我们真的从来没有表现过冀鲁边区抗战;二是竟然没有出过一个反映山东乡土抗战的作品。”
赵浚凯与他的团队,希望拿出百分之百的诚意来打动观众,“最真诚的方式就是把真实的历史呈现出来”。他介绍,通常一部电视剧的造型都要请造型师画图纸,导演审过后制作,而《大刀记》不要造型图纸,只要参照老照片就行,老照片中有的东西才能出现在片场拍摄中。因此,剧组从各地搜罗考究有质感的道具,“最大程度去还原历史”。
打戏禁止吊威亚
硬功夫武打戏是《大刀记》的看点之一,但与其他同类型剧不同的是,赵浚凯导演绝对禁止吊威亚。他表示,“绝对没有借助于威亚往上窜的,所有的打斗设计必须符合生理定律和物理定律。”拳拳到肉的真实感靠的全是真功夫,为实现这一目标,《大刀记》可谓下了大功夫。赵浚凯说,“其中一场戏里,28位群众演员套招,里面有22位是全国各类武术比赛的冠军得主,我们花了大量的精力和资金请了很多有硬功夫的演员,帮我们完成戏里的这么多设计。”
赵浚凯还是2005年版电视剧《亮剑》的制片人。对于抗战剧兴起的娱乐化风潮,他表示,抗战戏从2005年正式成为电视剧主流题材后,有长达七八年的时间里一直没有变化,后来,大家觉得中国一直有尚武精神,可以“武侠”一些,发现收视率不错,观众反应也不错。因此,有人去探索,有人在探索过程中踩了雷,被击溃。等我们回头反思这个问题的时候发现,因为这个题材自身的沉重性、严肃性,我们在技法的探索上不可能走得太远,但是那些探索绝对是有意义的。《大刀记》就是一个经过反思的作品,“我们对于武打设计的严格要求,就是因为有这方面具体的经验教训铺了底子。把习武之人能够做到的打斗动作,经过镜头剪接,以符合现代人欣赏的节奏呈现出来,武打会很精彩,也会增强这个题材本身的可看性。”
展现鲁北地区的风土人情
当年,《大刀记》小说发行400万套,连环画发行3000多万套,评书也曾在全国20多家省级电台连播,合计有七亿人收听,拥有着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堪称是50后、60后心目中的《美国队长》,是他们心目中抗战版的武侠传奇。
为改编经典,赵浚凯携导演组几次到鲁北采风,“了解那儿的风土人情、思维习惯,把这些非常鲜活地呈现出来,让观众感受到,这就不用太担心别人去模拟或者我们怎么跟别人不同,因为你选的地方别人没有去过,我们填补了一个空白。”
由于广电总局已下发通知,今年9月到10月底期间播出爱国主义题材和反法西斯题材电视剧,该类题材集中出现已成定局。作为该类题材2015年打头炮的作品,《大刀记》能否从中脱颖而出呢?对此,导演赵浚凯丝毫不担心,甚至信心爆棚,“下半年到了这类戏呈现出来的高峰期的时候,可能因为我们这部戏的影响力,会有来模仿的”。
责任编辑:宋立鹏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