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1——85196021

投稿信箱:wode_210@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要闻 > 山东

山东省抗战题材文学作品研讨会在济南召开

来源:大众网   作者:韦辉   2015-08-20 10:03:00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19日上午,山东省抗战题材文学作品研讨会在济南召开。来自省内外近30位专家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作家创作的抗战题材文学作品进行了研讨。

  大众网济南8月19日讯(记者 韦辉 通讯员 邱兆辉)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19日上午,山东省抗战题材文学作品研讨会在济南召开。来自省内外近30位专家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作家创作的抗战题材文学作品进行了研讨。

  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作家植根于齐鲁文化的沃土,把革命历史题材作为重要的创作主题,创作了大量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优秀文学作品,其中有许多已成为当代文学经典,在中国文学史的长河中独树一帜。

  新中国成立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革命战争题材文学作品在山东文学创作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优秀代表作主要有刘知侠的《铁道游击队》、冯德英的《苦菜花》和郭澄清的《大刀记》等,这些作品以特色鲜明的文学风格在中国当代文坛产生了重要影响,引起了广泛关注。

  改革开放到上世纪末,山东作家的目光更多地关注描写战争中的人和人性,开始出现一些新的审美特质,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优秀代表作主要有曲波的《桥隆飙》《山呼海啸》,莫言的《红高粱家族》,尤凤伟的《生命通道》《五月乡战》,苗长水的《冬天与夏天的区别》等。

  新世纪以来,抗战题材的文学创作在小说、报告文学和影视剧方面都有新的收获,其新视野、多元化的思想艺术特征,充分显现出抗战文学审美的多种可能性。这一时期比较有影响的代表作品主要有李延国、李庆华的报告文学《根据地》、秦忻怡的纪实文学《野人刘连仁》、刘强、解永敏的长篇小说《盘踞》、常芳的长篇小说《第五战区》等等。

  本次研讨会由《文艺报》社和山东省作家协会联合举办,主要任务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作家创作的抗战题材文学作品进行研讨,回顾总结山东抗战题材文学创作的发展历程、创作成就和艺术经验,促进全省抗战题材文学作品创作的不断创新和全省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

初审编辑:尹玉涛
责任编辑:王亚男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