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开核桃“加减乘除” 山东转型升级最佳路径
来源:大众网 2015-10-10 10:24:00
建立煤矿退出机制,加快淘汰产能落后的小煤矿,提高煤炭质量,同时推进煤炭清洁加工高效利用,以“大削减”为前提的行业转型成为大势所趋。2013年,山东关闭煤矿16处,淘汰落后产能216万吨,累计淘汰产能237万吨;2014年,山东关闭煤矿13处,淘汰落后产能201万吨,累计淘汰产能288万吨。
即日起,大众网、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山东手机报、大众网官方微博、微信全平台推出系列文章——行稳致远在担当,围绕“一个定位,三个提升”, 从项目园区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现代农业发展、创新驱动发展、开放型经济发展以及促进消费改善民生六个方面,宏观讲述山东“稳调”故事,全景呈现为“走在前列”而奏响的山东乐章。
行稳致远在担当(5)
敲开核桃“加减乘除” 山东转型升级最佳路径
从镌刻着历史的济南二机床,到民营经济“新贵”魏桥集团;从处于大数据行业尖端的浪潮集团,到被网络彻底改变的“淘宝村”,山东始终踏着时代步点前进。
2015年9月1日,香港国际会展中心,第七次“香港山东周”正在举行。以“产融结合·转型升级”为主题,高端装备制造项目、生物医药项目等成为今年山东的重点对外合作项目。
“香港山东周”的合作新动向是山东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力打好稳增长调结构主动仗的一个缩影。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山东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思路,出台实施了全省各类产业转型升级指导意见和行动方案,打好转型发展“组合拳”:对新兴产业给予更多的培育和支持,对低效落后产能要适当削减和淘汰,对传统优势行业要进行重点改造提升,通过拉长延伸产业链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回报率……
攻克转型升级的重重难关,要敲开核桃,对症下药,就像一道复杂的四则运算考题,需要精准把握对加、减、乘、除的综合运用,一步步算出山东省产业转型升级的最佳路径。
欲增先减
以壮士断腕之心,淘汰低效落后产能
煤炭,一个让山东又爱又恨的词眼。
山东是产煤大省,煤炭行业作为重要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既在GDP增长上贡献不小,又让一些地方的经济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腾飞。然而如今,山东的煤炭行业却面临“产的太多”和“货不够好”两大尴尬。来自山东省煤炭工业局的一组数据显示:2015年一季度,全省煤炭企业累计亏损8.87亿元,截至目前,全省约有90%的煤炭企业在亏损;今年1-7月,全省煤炭产量8610万吨,煤炭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85亿元,利税110亿元,同比分别下降了37.8%和17.2%。一方面,全国煤炭市场整体需求下降;另一方面,省内煤企“以量补价”的应对策略反而进一步加剧了产能过剩的压力。
面对产能过剩带来的寒冬,如何才能推动山东煤炭工业转型升级?
建立煤矿退出机制,加快淘汰产能落后的小煤矿,提高煤炭质量,同时推进煤炭清洁加工高效利用,以“大削减”为前提的行业转型成为大势所趋。2013年,山东关闭煤矿16处,淘汰落后产能216万吨,累计淘汰产能237万吨;2014年,山东关闭煤矿13处,淘汰落后产能201万吨,累计淘汰产能288万吨。今年,全省计划关闭小煤矿35处,改造升级小煤矿21处,所有名单已全部向社会公布,淘汰和升级改造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中。
这样大刀阔斧地淘汰并非只发生在煤炭行业。以2014年为例,山东省淘汰低效落后的炼铁产能110万吨、炼钢60万吨、焦炭40万吨、铁合金0.8万吨、电石0.9万吨、电解铝6.4万吨、铜冶炼1.8万吨、平板玻璃80万重量箱、造纸38万吨、制革19万标张、印染3.1亿米、铅蓄电池(极板及组装)685万千伏安时;电力行业关停小火电机组45.6万千瓦;在棉纱、橡胶、医药、化工等行业淘汰了196家企业的落后产能。2015年,山东出台《山东省推进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5-2020年)》,明确提出化解淘汰轻工、纺织、机械、化工、冶金、建材等6大领域低效落后产能及设备,要求在2017年年底前全面完成现有落后产能淘汰任务,2020年年底前制定实施省淘汰计划。
壮士断腕,成效初显。截至2014年,全省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7.2%,在全国率先实行了合同能源管理、能效标识和节能产品认证等制度;2015年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同比下降1.8%,单位GDP能耗预计降低6%左右。
欲增先减,淘汰并不意味着压缩行业发展空间,而是为了在经济新常态下主动谋求更长远的发展。只有先做好了淘汰和改造落后产能的“减法”,才能为先进产能更好发展腾出土地、资源、环境和市场空间,在优化产业结构、推动转型升级之路上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责任编辑:孙海燕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