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制作粉条老手艺已传承400年 欲申报非遗
来源:青岛早报 2015-12-20 09:21:00
昨天中午,即墨市鳌山卫街道大任村村民尹香伦和妻子一起,将制作好的粉条运到田野上晾晒。村民尹香伦介绍,今年夏天,他家种了10多亩红薯,收获数万斤,天一冷就开始制作红薯粉条了。
凉晒粉条
凉晒粉条
原标题:粉条老手艺要申报非遗
早报讯 北风一吹,粉条走俏。进入冬季后,正是手工制作粉条的好时节。昨天中午,即墨市鳌山卫街道大任村村民尹香伦和妻子一起,将制作好的粉条运到田野上晾晒。据介绍,从明末清初起,大任村就有手工制作粉条的手艺,但是如今传承了400多年的老手艺,面临失传断代的危险,当地政府准备将这门老手艺的30多道制作古法,申请为即墨市非遗进行保护。
夏天种红薯冬季做粉条
昨天上午,在即墨市鳌山卫街道办辖区内的大任村,村民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一辆辆三轮车上装满了粉条,短短一个小时内,在村西侧的一大片田野上,便出现了一片片晾晒粉条的壮观景象。先是架起一根根绳子,又将一把把粉条挂在绳子上,白色晶莹的粉条,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了一道道瀑布般的风景。头顶红、黄围巾的农妇,用手剥离粉条上的冰丝,这就是祖辈们留下来的最为原始的古法制作。
村民尹香伦介绍,今年夏天,他家种了10多亩红薯,收获数万斤,天一冷就开始制作红薯粉条了。因为祖祖辈辈留下了手工制作粉条的传统,所以全村有上百户村民年年冬天都做粉条。这种纯手工粉条,每斤成本5元左右,批发价每斤7元左右。这一季忙活下来,每户平均能收入8万元左右。
老手艺有30多道工序
“从地瓜变成最后的粉条,一共得需要30多道工序。包括选材、清洗、过滤、发酵、摇粉、打粉、晒干等等……”尹香伦介绍说,每一个工序说着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很复杂,而且有很多讲究,如红薯收获后,要用一块细布做成一个兜,放入打碎的红薯粉渣,慢慢摇晃,经过几十次过滤,最后才能制成淀粉。
“再拿和粉来说,不像家里蒸馒头那样,而是要由几名壮汉一起围着一个大盆,将加入温水的红薯粉高高抬起,再重重摔下,这样反复上百次后,才能使红薯粉和得均匀。”尹香伦说,之后再将约5斤重的粉面团放在一个底部带着许多小孔的大漏勺里,用一个小木桩,重重捶打勺子的边沿,这时一根根粉条从漏勺底部的小孔中不断流出,散落到热锅里烫熟,再用筷子将一根根粗细均匀的粉条捞出,立即放入旁边的凉水里冷却,切断后搭在竹竿上上冻定型,而田野架子上,则搭满了晾晒的粉条,就像一道道瀑布。
粉条古法将申报非遗
据介绍,手工制作的粉条,由于传统工艺制作过程太过繁琐,劳动强度也大,村里的年轻人宁愿出去打工,也不想在家做粉条,目前大任村只有中老年人从事这一行。另外,胶州和黄岛等地制作手工粉条的也在不断减少。为了让传统工艺能够传承下去,大任村手工粉条的老手艺将申报即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村里还打算打造一个传统的旅游项目,和农业旅游相结合,让更多人了解手工古法制作粉条的工艺。(记者 康晓欢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尹延杰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