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石慧
4月18日,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南落下帷幕,来自71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余家企业竞相展示最新消费创新成果。透过这一全球性展会,可以发现当下消费领域出现的一些新趋势。
“智能+”产品逐渐成为主流。2025年被称为人工智能元年,DeepSeek等一系列人工智能模型的推出进一步带动了智能化消费品的需求,今年初中办、国办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提出,要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促进“人工智能+消费”。
本届消博会首次开辟新消费科技展区,对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及穿戴设备、具身智能产品、物流无人机等一系列前沿科技成果进行全方位展示。消博会的各省市展区上,“智能+”产品也成为各地区间比拼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在山东展区,中华老字号福人楼借消博会的契机,首发推出了全新上市的可穿戴智能设备。可以预见,在新技术推动下,“智能+”产品将会全面影响消费生活。
新型消费模式受到热捧。从无人机、飞行汽车等产品构建的低空消费新场景,到搭载了DeepSeek的5D机芯按摩椅、改善睡眠质量的睡眠机等产品创造的健康消费新场景,再到“游艇+婚纱摄影”“游艇+深海潜水”等场景构建的多元游艇消费模式,本届消博会上,各种类型的新消费模式层出不穷,成为现场观众讨论的热门话题。
不同于传统的单一消费模式或业态,新型消费更趋向于满足新时代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服务需求。2024年8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将新型消费的基本范围明确为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和健康消费。从当前的内需市场看,要想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加强新型消费模式的运用和新消费场景的营造,非常重要。本届消博会上,来自山东的英派斯推出室内滑雪模拟机、智慧健身房等产品,通过多样化产品迎合消费者服务需求,受到了广泛关注。
“国潮+”风靡消费端。近年来,随着全社会文化自信的增强,融入中华文化的国潮产品越来越受欢迎。《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强化消费品牌引领”“支持开发原创知识产权(IP)品牌”“开拓国货‘潮品’国内外增量市场”等。据《2024年中国国潮经济发展状况及消费行为调查报告》,2023年我国国潮经济市场规模突破2万亿元,预计2028年将突破3万亿元。
本届消博会上,不少以国潮赋能的创新产品受到广泛好评。浙江馆推出了“云端乐购”平台,将青瓷、湖笔等历史经典产品与AI虚拟主播相结合,实现了“线下体验、线上裂变”的销售闭环,为文化消费带来了新的模式。作为文化大省,山东在本届消博会上组织了一众老字号企业和非遗匠人到场参展,淄博大染坊推出的丝绸版《论语》、东阿阿胶桃花姬阿胶糕都吸引了大批观众。
作为今年国家举办的首场重大国际性展会,本届消博会为国内外观众呈现出一个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消费市场。当前,新一轮扩内需政策正在逐渐发力,以国内超大的市场规模为依托,中国的消费市场必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新趋势。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孙源泽)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