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远方·第四季⑦丨张为:丝绸之路的守护者

2025-10-03 10:41:59 来源: 海报新闻 作者: 杨振勇

“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律师张为在喀什古城。

  海报新闻记者 杨振勇 通讯员 吕有文 侯立超 新疆喀什 报道

  在祖国西北的帕米尔高原脚下,雪山融水滋养着多民族聚居的喀什——这座古丝绸之路上的明珠,既是民族文化交融的温暖家园,也曾是法律资源相对薄弱的边疆地带。“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律师张为以专业法律知识为矛,以温情调解智慧为盾,累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72件,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超百万元,成为丝绸之路上的法治守护者。

援助对象武某向张为律师赠送锦旗。

  “法律援助不是冰冷的程序,而是关乎生存尊严的托举。”张为常说,边疆群众对公平正义迫切渴望,他们需要的是一位能读懂需求、敢为权益较真的“法律引路人”。

  2025年初,年近六旬的务工人员武某在工地摔伤致八级伤残。企业支付部分医疗费后,以“商业保险已赔付”为由,试图用1万元“私了”推脱法定责任。仲裁庭审中,对方律师企图让当事人放弃停工留薪工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核心权益。“商业保险不能替代工伤保险!这是法律红线!”张为敏锐识破企业套路,当即带当事人离开法庭,用半小时普法阐明:“最高法明确,商业意外险与工伤保险可双赔!新疆已有同类判例!”二次调解时,企业妄图以“10万元赔偿、8万元权益放弃和超长支付周期”设陷,张为据理力争:金额与期限必须合法!最终,仲裁庭采纳其代理意见,裁决企业全额支付18万余元。该案成为边疆地区明确“商业与工伤双赔”的典型判例,为务工群体撑起法律“保护伞”。

张为律师回访法律援助对象

  另一起案件中,维吾尔族同胞阿大哥身患罕见疾病,微薄收入难抵医疗与生活重压,妻子提出离婚。法院虽未判离,但家庭矛盾已让这位维吾尔族阿大哥陷入绝望。“一纸判决未必能解千千结。”张为选择以调解优先,他走进社区倾听邻里评价,联动司法所梳理矛盾根源;庭审中以“维护家庭完整”为切入点耐心劝导。调解无果后,他多次往返银行调取资金流水,制作详实证据目录,在法庭上以严密法律逻辑为阿大哥争取到应有扶养费。这不仅是经济支持,更是司法对弱势群体的温情托举。当地干部评价,该案让“家事无小事”的理念在边疆生根。

张为律师走进社区,进行普法宣传。

  在喀什服务期间,张为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累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72件,提供法律咨询300余人次,代写法律文书150余份,惠及群众500余人;涉案金额200余万元,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00余万元;开展普法宣传及讲座10次,处理涉访涉诉案件9件。

行动的不方便援助对象向张为律师赠送锦旗。

  两面锦旗上的“披荆援疆,秉法扶弱;人民的好律师,正义的守护者”是群众最朴素的认可。喀什市法律援助中心负责人介绍,张为用行动证明,法律不是遥远的条文,而是触手可及的温暖;公平正义不在远方,而在每一次认真倾听的瞬间、每一份严谨的证据里、每一场用心的调解中。

张为律师与喀什市法律援助中心同事开会,讨论案情。

  这是属于边疆的故事,更是属于法律守护者张为的人生记忆。他以法为桥,连接信任;以心为灯,照亮希望。在帕米尔高原的土地上,公平正义的故事,仍在继续书写……

初审编辑:石慧

责任编辑:冯世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