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济南刚刚好”成就“城”“人”之美济南新维度

2025-09-30 10:37:02 来源: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作者: 夏侯凤超

  原标题:“我在济南刚刚好”成就“城”“人”之美

  泉水叮咚处,人才奔涌来。近日,济南再度荣获“全国人才友好型城市”称号,这已是济南连续两年获得这一国家级殊荣。此前,济南已经连续3年获评“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

  一系列荣誉背后,济南正成为“近悦远来之城、人人向往之城”。“我在济南刚刚好”这一城市人才IP,正助力济南打造出一套区域人才生态建设的鲜活样本。

  坚实根基:政策创新的“泉源活水”

  9月20日,中国·济南第四届高层次人才招引大会人潮满满。2100余家用人单位、2.7万余个优质岗位,向全球英才发出充满诚意的“济南邀请”。大会设立15个精准招引专区和6大特色城市体验区,全方位、多维度展现济南的发展机遇、政策活力与文化魅力,充分彰显济南不断提升的城市软实力、人才凝聚力和品牌影响力。

  济南吸引人才的密码,离不开政策创新的“泉源活水”。

  今年3月,济南人才政策“双30条”迎来第三次升级。按照“更有效、更精准、更具针对性”的原则,这一持续迭代的政策体系针对不同人才群体量身定制措施,更大程度实现了“精准滴灌”。

  6月,济南“人才政策”再一次迎来了升级。此次,济南将目标对准了数字经济、青年科技、银龄、种业四个领域的人才,制定出台了相关人才专项政策,更加细致化的人才政策。

  济南为何对人才政策如此“精打细算”?

  以泉命名的济南,也用泉的特性来滋养人才。而济南的人才工作也如泉水持续喷涌一般,依靠稳定的政策供给和制度创新。

  济南的政策更新并非闭门造车,而是通过常态化开展人才政策“金点子”征集活动,广泛吸纳社会建议,而这也让人才从“政策接受者”转变成为了城市人才生态打造的“主动参与者”。

  济南对人才政策的“精打细算”是“动态”的。济南创新出台新就业形态、哲社文体、网络安全、法治、贸易、机器人等细分领域高层次人才认定办法,这一“最包容版‘人才认定’”的政策,真正激发了“行行出状元”的氛围。

  “没想到我一个快递小哥能被评为高层次人才!”来自山东顺丰速运有限公司的快递小哥宋龙杰对济南的人才政策感同身受,通过新就业形态高层次人才认定,他成为了济南市E类人才(优秀专业人才)。政策包容性带来了人才集聚的显著效应。2024年,济南市人才资源总量突破287.5万,新增青年人才超过15万。在“2024年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榜单”中,济南位列全国第11位、山东省第1位。

  “济南市人才政策‘双30条’和‘海右人才节’等创新举措,构建了全方位人才服务体系,连续三年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实至名归。”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办公室主任党豫君说,“这种城市与人才双向奔赴的良好生态,为我们高校引才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情感共鸣:“刚刚好”的城市哲学与IP塑造

  人才与一座城市的联系,已经从依靠政策优惠的1.0阶段,迈入了依靠生态营造、价值认同和情感连接的2.0阶段。

  济南恰如其时地推出了“我在济南刚刚好”的城市人才IP表达。这一IP精准捕捉了济南的城市特质:发展节奏“刚刚好”——济南既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黄河流域中心城市、经济总量超万亿的现代化都市;政策温度“刚刚好”——政策既有力又有温度,让人才有归属感与参与度;文化包容“刚刚好”——开放包容是济南作为中国近代首个自主开埠城市的基因。

  而济南也在用这样的“刚刚好”滋润着人才。济南构筑“天下泉城 人来无忧”全生命周期人才服务体系,为人才打造了“刚刚好”的城市温度:聚焦青年人才“关键小事”、“人生大事”,完善“吃住行医游娱购婚育”系列优厚政策;为高层次人才定制“海右人才服务金卡”、“海右引才卡”,提供医疗保健、交通社保等20项绿色通道和300余项市场化服务。组建“海右人才”政策、金融、法律、知识产权服务团,配套科技经纪人、市场营销专家、管理咨询专家,提供专业优质服务。

  人才也感受到了济南这座城市对他们的诚意和舒适感。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吴小虎是湖北荆州人,“我感受到济南高度重视科研人才,为我们提供了舒心的人才房。住进人才房,让我在济南有了一个温暖的家,将所学落地,为梦想扎根,我们在这里很幸福。”

  济南的人才服务“没有天花板”。济南立足“泉城”城市名片,提出“天下泉城聚天下英才”理念,寓意济南将以千年古城的“开埠”气度,不唯地域引人才、不问出身评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不遗余力为人才。

  济南佩觿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磊对此深有感触,“济南近年来在引才政策和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政策上济南提供创业扶持、科研经费等实质性支持,覆盖了从高端人才到青年学生的多层次需求。同时通过简化落户手续等配套服务极大提升了人才体验感,增强了人才归属感。相信随着城市能级的不断提升,济南将成为更多人才实现梦想的优选之地。”

  生态搭建:让人才与城市“零距离”接触

  如果说政策创新是人才工作的“骨架”,那么生态营造就是滋养人才成长的“沃土”。济南深谙此道,将人才生态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推进,致力于打造让人才“如鱼得水”的发展环境。

  中国·济南第四届高层次人才招引大会上,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机械工程专业的博士杜永志一直关注着济南近年来在智能制造、高端装备领域的产业布局,令他感兴趣的是,此次招引大会提供了与济南重点企业和科研院所直接对接的平台,能够更好地将研究成果落地转化。

  创新创业是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引领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的基石。济南连续8年举办中国(济南)新动能创新创业大赛,聚焦重点产业靶向设置参赛领域和特色赛道,累计引进院士团队29个,落地项目586个。

  新动能创新创业大赛,已然成为一个汇聚全球创新要素的平台枢纽。济南正借此高效桥梁,将国际前沿的技术、项目与人才,与城市的实际发展需求进行精准匹配与深度赋能。

  陈光教授团队的项目是大赛引才成效的一个标志性成果。该项目自南京赛区脱颖而出并荣获一等奖后,于2025年精准导入济南长清区。成立济南佰赛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后,团队深度融合当地产业生态,迅速与中石油等头部企业达成合作,并吸引超5000万元意向投资,充分验证了大赛作为资源对接平台的高效与精准。

  大赛的意义远超一场竞赛,它是一座连接未来与现在的桥梁,更是一个长效的“引才引智”平台。济南通过系统性的政策支持与全周期服务,这让创新要素在这片产业沃土上深度交融,为城市发展注入生生不息的活力。此外,济南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开展“才聚泉城高校行”和“海右人才驻济高校行”活动,上门送典型、送政策、送岗位,吸引更多青年人才选择济南。发挥“海右伯乐”以才引才作用,先后引荐120余名人才来济对接产业项目合作。坚持以产聚才、以才兴产,深入实施产业领军人才工程,集中引进济南市产业发展急需、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的领军人才。

  “济南是一座非常有魅力的城市。它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充满活力和发展机遇。我觉得这里的生活节奏很适合年轻人发展,也让我有归属感。”来自匈牙利的济南大学学生郭雨安很喜欢济南,“如果有机会,我也愿意长期在济南发展,把这里当成第二个家。”

  9月25日晚,2025级济南市大学生开学典礼举行,这是济南以一座城的名义给人才最有诚意的礼遇。济南也与人才有着一份约定:在连续五年举办的济南市大学生毕业典礼上,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刘强接连向毕业生发出“青春邀约”;在连续两年举办的济南市大学生开学典礼上,济南市委副书记、市长于海田对新同学们发出盛情的问候——这也成为了一份独特的浪漫和守候。

  从政策创新到生态营造,从物质吸引到情感连接,从单一引才到共同成长,济南人才工作的实践表明,城市与人才的关系已进入相互成就的新阶段。在这座以泉为魂的城市,人才如泉水般奔涌而来,与城市共同书写着“近悦远来”的新篇章,在人才与城市互相成长的过程中,“城”“人”之美的美好画卷,已经徐徐展开。

  来源: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初审编辑:孟彤晖

责任编辑:曹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