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 济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工作再提效
来源:大众网 2014-06-10 10:26:00
进入2014年,市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认真履行部门职责,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加大协调力度,对牵头、参与牵头和参与配合的20余项重要举措均制定实施方案,扎实有序推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各项工作。同时,及时整改2013年度民主评议行政审批服务工作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多措并举,进一步强化监督,转变作风,提速提效,努力营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大众网济南6月10日讯(通讯员 王晖)进入2014年,市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认真履行部门职责,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加大协调力度,对牵头、参与牵头和参与配合的20余项重要举措均制定实施方案,扎实有序推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各项工作。同时,及时整改2013年度民主评议行政审批服务工作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多措并举,进一步强化监督,转变作风,提速提效,努力营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梳理、公开保留实施的审批服务事项
根据市政府《关于公布部分市级行政许可等行政管理事项调整结果的通知》(济政发〔2014〕3号)文件精神,目前,我市继续实施的行政许可事项有143项,行政备案事项有107项,行政确认事项有180项。自今年2月以来,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对继续实施并在市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和各专业大厅受理的事项组织进行了认真梳理和确认,对3号文件中变更名称、减少审批要件的进厅事项,及时调整完善网上办事指南相关内容,加快审批事项在政务服务门户网站和审批办公专网上的信息公开进度。同时,对照3号文件公布的事项目录,对具备进厅条件的审批事项,进一步推动部门进厅审批。
优化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流程
组织专人对审批服务事项流程进行全面再造和优化。其中,突出抓好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流程的优化。在完善优化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一号通”机制的基础上,着手对建设项目分类别实行审批“倒计时制”。政府投资项目、房地产开发项目、工业(技改)项目从立项开始到取得施工许可为止,单纯在政府部门的审批时限分别限定为90个工作日、80个工作日和70个工作日,目前正抓紧进行相关流程优化再造,年内付诸实施。
积极推进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
配合市编办扎实推进“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去年底,市国土局先行先试,专门成立审批办并整建制进驻市行政审批服务大厅,采取“一个窗口对外、一个处室办理、一个领导分管”的运行模式,审批效能大为提升,从前四个月的运行情况看,“审批办”共受理行政审批事项463件,经审查后正式受理458件,全部按照承诺时限办结或提前办结,平均提速35%以上,为全市“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带了好头。市政务服务管理办一方面及时调研、总结、推广市国土局的先进做法,一方面积极为其他部门进厅办公提供网络、办公用房等必要保障。日前,市发改委、文广新局也分别成立相应的机构并进驻市行政审批服务大厅,设立首席代表,给予充分授权,逐步实现 “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的审批服务现场办理模式,最大限度杜绝体外循环。 市建委、市市政公用局也将成立审批办,理顺内部职能配置,整建制进驻市行政审批服务大厅集中办理审批业务。
拓宽监督渠道,强化服务行为监督
为进一步完善行政效能投诉处理机制,根据市纪委、监察局关于《行政服务现场投诉箱工作方案》要求,自今年3月份起,在市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和各专业大厅设立现场投诉信箱,主要受理针对窗口工作人员中“庸懒散”以及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等行政效能等方面问题的投诉。 同时,为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服务工作公众参与度,拓宽社会监督渠道,规范审批服务行为,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日前,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热心市民等不同领域和岗位中选聘10名代表作为行政审批服务工作社会监督员,任期两年,自4月1日起,对市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各专业大厅及县(市)区分中心大厅进驻部门和工作人员的工作纪律、服务态度、办公秩序、审批效能等进行全方位监督检查,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完善规章制度,规范行政审批服务行为
着手对2013年制定的《济南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进驻部门(单位)窗口绩效考核办法》进行了修改完善,进一步突出了公开、公平、公正的考核原则,更加注重改革创新、提速提效、工作纪律、服务态度、网上审批,同时增加了部分量化考核内容,强化了考核结果在民主评议政风行风中的运用。新的考核办法于4月1日起实施。在进行网络设备升级换代、程序优化提升和带宽拓展,定制政务公开事项,新增建设项目办结短信发布业务,不断提升信息化工作整体水平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加强对全市网上审批及电子监察系统,不断规范运行和应用,确保安全、可靠、高效运行,制定出台网上审批日常管理办法,对网上审批规范应用、监督管理、安全保障等作出规范,尤其对实时录入、在线咨询、网上预审等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实现审批服务行为的标准化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责任编辑:孙海燕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