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城住宅库存创新高 信贷政策将成关键
来源:京华时报 2014-08-15 17:10:00
随着限购松绑城市名单不断增多,政策调整之后楼市走势也引起各方关注,来自多家机构统计显示,部分地方进行了救市措施,使得一些城市7月成交量微升,但库存上升的态势依然存在。各地放松或取消限购,并不意味着房地产市场将出现明显回调或报复性上涨,“去库存”将是今年下半年救市的关键词。
随着限购松绑城市名单不断增多,政策调整之后楼市走势也引起各方关注,来自多家机构统计显示,部分地方进行了救市措施,使得一些城市7月成交量微升,但库存上升的态势依然存在。各地放松或取消限购,并不意味着房地产市场将出现明显回调或报复性上涨,“去库存”将是今年下半年救市的关键词。
部分城市成交反弹
今年6月,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正式发文为限购松绑,文件表示将取消商品房销售备案制度,产权登记部门在办理相关业务时,不再对购房人的房屋套数进行查询,成为全国首个正式发文确定放开楼市限购的城市。
从网签统计数据来看,呼和浩特市7月成交量明显回升,但房价仍未止住跌势。据搜狐焦点数据监控中心统计显示,2014年7月呼和浩特商品房共成交1658套,成交面积178819.45平方米,环比2014年6月份上涨了68.62%,同比2013年7月上涨42.55%。其中住宅用房成交1499套,成交面积160814.00平方米,环比6月上涨68.20%,成交均价为5302.50元,环比6月下降9.05%。
截止到8月10日,济南全面限购政策放开已满月。济南市住宅与房地产信息网统计显示,从7月10日限购放开起,每日网签量大幅提升,7月10日放开限购当天网签577套,此后每天都有五六百套的网签量。7月19日起,住宅网签量逐渐回落趋稳,每天的成交量平均在200套左右,而放开限购之前的日均网签量为100套左右。
然而,在一些城市,本以为会出现小喷发的情况并没有出现,反而成交量有所下降,据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7月温州楼市共成交房源2855套,成交面积339354.26平米;其中成交住宅2651套,成交面积325406.51平米,环比6月下降11%。总体来看,温州楼市上半年还是处于下行阶段。
不过,来自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上旬,54个城市合计住宅签约套数为55332套,环比7月同期有轻微下调,但是都比6月有所上涨。因为限购松绑、信贷放松,一二线城市成交量有所上涨,均是最近3个月的高点,但三线城市则依然下调。整体看,市场的信心依然未恢复。
整体库存仍然高企
“去库存”将是今年下半年救市的关键词。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表示,部分地方进行了救市,7月成交相对好,但库存和存销比上升的态势依然存在。
本周,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了《7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报告》。报告指出,截至7月底,受监测的35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为26594万平方米,环比增长1.4%,同比增长22.8%,创近5年来新高。
报告显示,35个城市中,有30个城市库存出现同比增长。其中南昌、宁波和九江等三个城市的库存上升幅度较大,同比增幅分别达到112.4%、84.0%和68.3%。南昌去年同期库存消化状况较好,库存量较低。而今年在整个供求矛盾加大的情况下,库存上升较明显,导致同比增幅偏高。35个城市中,有5个城市库存出现同比下滑态势,其中太原同比跌幅最大,为19.2%。
尽管7月房企推盘节奏比6月略有放缓,但月度新增供应量依然大于成交量。数据显示,35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月度新增供应量为1951万平方米,环比减少7.1%,同比减少11.4%,其中7月成交量为1575万平方米,环比增长13.4%,同比减少15.4%。7月市场行情略有反弹,但依然有部分未消化的新增供应转化成为库存。
信贷政策将成为关键因素
7月份库存压力依然偏大。严跃进认为,未来能否有效去库存,将取决于三点:第一,今年上半年房企投资和新开工的热情在减弱,或影响明年的新增供应量。第二,地方政府救市效果能否有效体现,同时也取决于房贷政策、户籍政策、二套房购买政策等能否跟进。第三,市场看跌预期能否有效出现逆转。对于这三点,依然需要进一步观察。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从全国范围来看,限购并不是影响楼市的关键政策,但信贷是否会放松,将是未来楼市走势的关键因素。“限购松绑难以拉动市场成交,本轮市场转冷更多是由于部分城市前期供应量过大、房价过快上涨等市场本身风险因素积累,以及前期成交集中释放带来的需求断档。虽然调控微调效果日益强烈,但是难以拉动市场成交。此外,在多地相继‘放松限购’之后,个别商业银行开始恢复首套利率优惠政策,虽然此现象目前并不普遍且折扣力度不大,但其对市场预期的影响不容小视,信贷政策的放松将直接利好楼市需求的释放。后续市场的走势依然依赖信贷的变化。”(记者 刘雪玉)
责任编辑:孙海燕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