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俩市民找人代办信用卡被骗14万
来源:大众网综合 2015-12-21 09:22:00
近日,多位市民致电本报热线反映,称他们找人代办信用卡,结果信用卡没到手,却多了好几万元的信用卡欠款。”对此,王女士前思后想了一下,这分明是被陈某花言巧语骗取信任办理了信用卡,然后被恶意透支了。
近日,多位市民致电本报热线反映,称他们找人代办信用卡,结果信用卡没到手,却多了好几万元的信用卡欠款。对此,民警提示市民,不要轻信陌生人,更不要贪图捷径,一旦上当受骗要及时报警。
案例一:网上代办信用卡 被人骗走11万元
近日,做生意的市民刘先生在网上看到一家自称能代办信用卡的公司,对方称能够代办额度为20万元的信用卡,并且在办理期间不收取一分钱费用,事成后需付一定的工本费和跑腿费。“正好着急用钱,办下来之前又不会收取费用,应该不是骗子。”刘先生想了两天,就答应下来,并按照代办人员提供的手续填写了一些内容交给了对方。3天后,代办人员告知刘先生说卡已经办下来了,额度是20万,让他去香港国际小区写字楼的一间办公室去拿。张先生赶到该写字楼后没找到人,打电话对方又称不太放心,让张先生先把1000元的工本费转过去。“代办人员说他已经用自己的工资做了担保,只要我转账过去就能见到卡。”刘先生说,对方的态度很真诚,也说得很实在,他便按照对方的要求进行了转账。
据刘先生介绍,汇完第一笔款后,对方又以“领导催款”等理由,先后收取了600元资料费、5000元签字费以及12500元的验证资质等。前前后后加起来,刘先生被骗走了115000元。“信用卡没办下来,钱却被骗走了,我的生意怎么办啊?”刘先生非常着急。
案例二:找人代办信用卡 被恶意透支3万元
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今年10月份,她通过信用卡代办人陈某申领了两张信用卡。手续办好之后,信用卡却迟迟未收到。王女士以为陈某可能是业务繁忙,就一直等陈某将信用卡给她。
12月15日,等了近两个月后,着急之下王女士来到中国建设银行查询。查询结果让王女士目瞪口呆:托陈某办理的两张信用卡已经被透支3.1万余元。“自己明明没有拿到信用卡,怎么会有信用卡刷卡记录,并且还欠下这么多钱呢?”对此,王女士前思后想了一下,这分明是被陈某花言巧语骗取信任办理了信用卡,然后被恶意透支了。
目前,王女士已经报了警。
银行说法 办信用卡只有两种方式
通过这所谓办卡公司工作人员的方法能办出信用卡吗?对此,记者咨询了中国建设银行的客服。工作人员说,“申请的方式是您通过银行网点柜台或者我行网站进行申请,像您所说的这种申请方式,建议您不要使用。而且额度我们也会根据情况进行审核。”银行的客服人员介绍,信用卡的申请方式基本就这两种,如果轻信网上办卡,很可能造成信息外泄,也可能被不法分子趁机欺诈骗钱。
记者了解到,在银行网站能查询到的办卡进度只是对办卡流程的实时反映,并不表示卡一定能办下来。银行的客服工作人员表示,一能查询到办卡进度就让交钱,可能存在着欺诈嫌疑。“这种的话,确实会存在欺诈嫌疑,我们建议您通过举报中心,或者公安机关进行反馈。”
民警提醒 个人信息要注意保密
据市公安局宣传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电信诈骗案件十分常见,市民接到可疑电话后,不要贪小便宜,也不要轻信陌生人,获取信息后要与当事人或涉及单位进行联系,核实清楚后再行动。如果对方提出需要“交钱”,在未与对方见面的情况下绝对不要汇款、不要转账,特别是对陌生账户。另外,对个人及家庭成员信息不要轻易对外泄露,特别是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涉及个人的私密信息尽可能不向陌生人提供。
责任编辑:王亚男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