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国氢谷”,济南再添新标签 济南将出台系列规划加速形成氢能源全产业链

2019-09-23 09:42:00 来源: 济南时报 作者: 新时报 盖幸福

  “氢能与低碳技术应用研究院(济南)”揭牌成立

  “2019氢能产业发展创新峰会·济南”9月22日在济召开。大会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国际氢能委员会、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主办,济南市人民政府、山东氢能源与燃料电池产业联盟协办,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管委会承办。作为“未来已来”的产业,氢能源如何影响城市产业和居民生活?济南如何实现领航氢能产业发展的雄心?

  济南一直是能源开发利用的沃土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忠林表示,作为清洁、高效、可持续的二次能源,氢能被视为未来世界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世界各国纷纷将发展氢能提升到战略层面,探索产业化发展路径,并在氢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供热等领域进行示范或商业级的推广应用。

  “济南的城市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利用能源的壮丽诗篇。”王忠林说。回看济南8000年人类活动史、2600多年建城史,从薪柴时代到煤炭时代,从石油时代到新能源时代,城市的繁荣发展总是与能源创新利用息息相关。

  王忠林随后细数济南古今对能源创新利用的实例。早在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时代,济南对薪柴能源的应用就达到炉火纯青地步:通过精准控制松枝、柴炭等柴火的燃烧温度,烧制出的龙山黑陶,“薄如纸,硬如瓷,声如磬,亮如漆,明如镜”,至今仍让人叹为观止,世界考古学界一致公认这是“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济南的工匠们就知道利用煤炭进行冶铁,创新使用渗碳法制造的宝剑是当时“国家级的名产品”,成为皇帝赐予重臣的特殊礼物。

  1000多年前的宋代,随着煤炭进一步开采和大规模应用,济南的铸造业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莱芜冶所制造的北宋铁塔,重达10多万斤;泰山岱庙宋天贶殿前的国家一级文物——宋代大铁帑、山东蒙阴钟山寺重达1.5吨的宋代古钟,也是莱芜铸造的,这都充分显示济南当时在煤炭开采应用上已十分发达。

  新中国成立以来,济南对能源的开发利用是迈上新台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第一辆重型载货汽车,是中国重汽1960年制造的黄河JN150型8吨载重柴油汽车,朱德亲笔题写了“黄河”车名;中国第一台大功率天然气发动机,是济南柴油机厂1988年研制的,填补了中国增压大功率天然气机空白。

  王忠林总结:可以说,济南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一定是能源开发利用的一方沃土。

  济南领航氢能产业发展新蓝海

  面对参会的来宾,王忠林如此推荐济南:“基础雄厚、势头正劲,济南领航氢能产业发展新蓝海。”他解释称,“这里是氢能产业发展的高地”。以山东重工、中国重汽等为代表的重点企业,成功研发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氢能产业发展关键装备,国内首台氢动力码头牵引车成功下线;山东赛克赛斯、协鑫集团、氢蓝时代等一批高质量氢能产业项目先后落户,总投资超过120亿元,氢能源全产业链条正在加速形成。

  他继而论述“这里是氢能科技创新的前沿”:全市有各类企业研发机构818家,院士专家工作站120家;有新能源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及实验室9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及实验室37家。今年1月,山东氢能源与燃料电池产业联盟在济南成立,国内外著名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等68家成员单位入盟。中国氢能委员会将宣布成立,氢能与低碳技术应用研究院(济南)揭牌……这些都为氢能研发和产业崛起提供强大支撑。

  王忠林说,“种竹期龙至,栽桐待凤来。”今天的济南,基本情况可以用“三个一”来概括:面积超过1万平方公里,人口突破1千万,GDP正在向1万亿元迈进。作为经济大省、文化大省、人口大省——山东省的省会,济南北接京津冀、南连长三角,东临环渤海、西通中原经济区,像一个天然的聚宝盆,为氢能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环境。

  “2019氢能产业发展创新峰会·济南”9月22日在济召开

  济南将通过系列举措打造“中国氢谷”

  “抢抓机遇、共创未来,济南愿与大家携手开创氢能发展新时代。”王忠林现场提出济南将通过系列举措,打造“中国氢谷”。

  济南将强化规划引领,加快出台《济南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济南市加氢站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氢能源全产业链的布局,加快形成千亿级氢能源发展集群,率先建成绿色城市、氢能社会,打造全球领先的氢能源创新应用示范基地。

  济南将强化平台支撑,1030平方公里的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核心区建设全面起势,占地45平方公里的国际医学科学中心日新月异,占地26.3平方公里的济南国际金融城崛起成峰,“中国氢谷”、国家量子谷、创新谷、齐鲁科创大走廊等创新平台加快建设,一个多点支撑、板块联动的氢能产业集聚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济南将强化政策扶持,持续深化“一次办好”“一次办成”改革,加快流程再造,能精简的环节坚决精简,能压缩的时间坚决压缩,做到“拿地即开工”“建成即使用”,确保实现“在泉城、全办成”;用足用好“双创19条”“人才新政30条”等措施,充分发挥2500亿元新旧动能转换基金和氢能源专项产业基金作用,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产业带动力的中国氢谷,构建中国氢能创新发展新高地。

  (新时报记者盖幸福)

初审编辑:尹玉涛

责任编辑:刘大帅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