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聂堃
责任编辑:张娜
大众网记者 赵港宁 通讯员 张帅 济南报道
大年初一,当家家户户沉浸在节日的喜庆与团聚的温馨之中时,位于济南市天桥区新材料产业园区的鹊山电化学独立储能电站内,却是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1月29日下午,记者走进这座刚刚投运不久的储能电站,探访春节期间仍坚守岗位的储能项目团队——张哲雨、徐家皓、胡泽茗,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为春节期间济南的绿色能源供应保驾护航。
记者走进电站的控制中心。大屏幕上,一排排储能电池舱的运行状态一目了然,各种数据实时跳动,显示着电站的“健康”状况。张哲雨作为团队的负责人,正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不时与同事交流着。他告诉记者,这是鹊山储能电站投运以来面临的第一次春节值守,也是他们三人第三次在项目上过年。“虽然不能与家人团聚,但想到我们的工作能为千家万户送去温暖和光明,就觉得一切都值得。”张哲雨的话语中透露出坚定与自豪。
春节期间,鹊山独立储能电站容量为100MW/200MWh,全站30台PCS及60个电池舱全部正常运行。张哲雨介绍,他们团队的主要职责就是确保电站的正常运行,接受调度指令、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故障维修等。一旦遇到紧急突发重大事件,他们会根据相关应急预案妥善处置,并及时报告相关领导,而面对设备故障等问题,他们也会及时与厂家沟通,迅速处理,确保电站的稳定运行。
在电站的巡检通道上,徐家皓正手持仪器,对场站内的各运行设备进行仔细巡检。他告诉记者,春节期间,他们加大了巡检力度,确保每一台设备都处于最佳状态。“我们就像是电站的‘守护人’,虽然工作辛苦,但想到能为济南的能源供应贡献一份力量,就感到无比荣耀。”
而胡泽茗,则负责电站的调度指令的接收与执行。他坐在电脑前,手指在键盘上迅速而准确地处理着每一条指令。“春节期间,电力需求波动较大,我们需要根据调度指令及时调整电站的充放电状态,确保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胡泽茗说。
在探访过程中,记者深刻感受到了张哲雨、徐家皓、胡泽茗三人之间的默契与协作。他们各司其职,却又紧密配合,共同守护着这座储能电站的安全与稳定。而他们的坚守与奉献,也为济南的绿色能源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据了解,鹊山电化学独立储能电站项目规划建设总容量为200MW/400MWh,采用分期建设模式,一期工程已建成100MW/200MWh。该项目通过存储过剩电力实现“削峰填谷”,有效促进了能源的平衡利用,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推动了能源结构的绿色转型。
“储能电站其实就是电能的‘搬运工’。”济南能投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鹊山储能电站的投运,不仅为济南的能源供应增添了新的动力,也为新型储能产业的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未来,济南将继续坚持走绿色低碳产业集群化发展之路,推动新型储能产业聚峰成岭、规模化发展,为打造国内具有影响力、带动力的新型储能产业高地贡献力量。
在张哲雨、徐家皓、胡泽茗等储能项目团队成员的坚守与奉献下,鹊山电化学独立储能电站正以其独特的魅力与力量,为济南的绿色能源发展书写着新的篇章,而他们的身影,也成为了这个春节里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初审编辑:聂堃
责任编辑:张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