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量财经丨AI给开药方子!人均近千元诊疗费的问止中医或将成为“中医AI第一股”

2025-02-20 10:42:01 来源: 海报新闻 作者: 杜郑敏

  海报新闻记者 杜郑敏 报道

  日前,中国内地最大的人工智能赋能的中医医疗服务提供商——问止中医科技,正式向香港交易所递交了招股书,计划在主板挂牌上市。这一举动标志着中医与AI的结合,即将迎来资本市场的新篇章,如成功上市,问止中医将成为“中医+AI”领域第一股。

问止中医招股书

  “中医大脑”给患者开药方

  失眠、精神不振、月经不调、咳嗽……这些现代人的健康困扰,总能在中医的“望闻问切”中找到答案。

  招股书显示,问止中医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利用人工智能赋能的中医医疗服务提供商,通过“中医大脑+”赋能诊疗,专注癌重症、疑难症和全科医疗。业务包括AI辅助的中医医疗服务、中医生活产品及中医大脑订阅服务。

问止中医“中医大脑”AI诊疗系统问诊界面

  其中,公司自研的“中医大脑”是支撑其业务的核心。“中医大脑”是一款中医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

  据了解,在实时问诊时,中医师会将被问诊者的症状信息录入“中医大脑”系统。该系统随后运用数据分析技术,筛选并验证出针对该患者症状的最优治疗方案。最终,中医师将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结合“中医大脑”提供的建议,签署相应的处方。

  这一流程,不仅减轻了中医师的工作负担,也提高了诊疗的精准度和效率。

问止中医“中医大脑”AI诊疗系统开药方界面

  此外,“中医大脑”集成了临证管理、学习大脑、方剂大脑和针灸大脑四大功能模块。其中,“方剂大脑”为其核心,主要负责为患者开具药方。

  根据相关统计,截至去年9月底,该系统已积累超过亿级参数及超过1万首方剂,涵盖3000多类病症,其目的是让医师最大限度减少对其个人知识及经验的依赖。

  九成收入来自线上 人均近千元诊疗费

  目前,该品牌通过线上互联网医院和线下诊所提供医疗服务,并将这种“线上+线下”的融合模式推广至全国,在深圳、广州、厦门、成都、济南等城市设立了实体连锁中医门诊。其中,线上服务贡献了90%的收入;线下部分,公司在全国拥有8家自营诊所和3个煎药中心。

济南历城区桑园路一家问止中医药店,一位医生的挂号费为100元,擅长使用人工智能“中医大脑”辅助诊疗

  线上线下联动的模式,使公司服务的患者人数持续增长。2022年,公司通过网络服务的患者为2.12万人,2023年这一数字增长至5.05万人。2024年前9个月,这一数字达到3.99万人,同比增长3.91%。同期,患者的次均消费额也从817.9元提升至943.5元。

部分网友表示,看一次病诊疗费接近千元

  虽然人均诊疗费近千元,但问止中医迄今仍处于亏损状态。2022年、2023年、2024年前三季度,问止中医营收分别为0.62亿元、1.89亿元、1.73亿元。上述报告期内分别净亏损约1.54亿元、1.94亿元、0.56亿元。

问止中医招股书

  自2018年成立至今,问止中医累计完成了3轮融资,合计融资金额超2100万美元,投资方包含真格基金、蓝驰创投等投资机构。

  而问止中医此次申报港股IPO的募集资金,拟重点用于升级现有AI赋能的中医大脑软件,以及增强技术能力,包括招聘及留用研发人员以强化研发能力;升级和优化中医大脑的硬件基础设施,与外部实验室及顾问合作,以及采购云服务等。

问止中医官网截图

  事实上,人工智能在中医治疗领域已经不算新鲜事物,行业竞争已经非常激烈。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约有1.26万家人工智能赋能的中医医疗服务提供商。

  有专家分析认为,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海量真实世界数据及病例进行训练,作为临床决策助手,帮助中医师规范及提高诊断水平,还将加快青年中医的高质量、大规模培养能力,以及技术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建立。

  但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尽管行业前景可观,但中医知识体系的复杂性依然让AI的应用面临重重挑战。有人指出:“‘AI幻觉’是目前AI系统尚无法攻克的一个难题,而中医这方面的数据量还不够大,对于AI精准训练造成了一定困难。”

  未来,“AI辅助中医治疗”这一模式还需要进一步解决准确性、可靠性以及用户信任度等问题。

初审编辑:于琳琳

责任编辑:魏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