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给我破!”

2025-02-20 15:45: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刘帅

  大众网记者 刘帅 济南报道

  中国影史票房纪录,再度被打破!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总票房已超120亿元。

  从大年初一上映以来,《哪吒2》一路高歌猛进,连续刷新多项纪录,票房突破百亿。

  整体势头正如电影中的台词:“给我破!”

  “破”是破纪录。

  如今的《哪吒2》已经成了“全村”的希望,全行业都期待着这位最年轻的“影帝”,能杀出一条血路,终于突破了100亿的票房天花板。

  除了打破中国影史票房纪录外,《哪吒2》在很多方面都有新的纪录。

  比如,打破过去五年累计观影人次纪录,从1.29日上映首日起,平均每天都有1250万人《哪吒2》。这种现象充分说明了观众对影片的高度认可和喜爱,良好的口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影院。

  比如,《哪吒2》假期单日票房一直保持逆跌。通常情况下,电影在长假期间或上映后期票房会逐渐下滑,但《哪吒2》却打破了这一规律。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上映前两天《哪吒2》单日票房不到5亿,第三天冲到了7亿多,后续几天更是日超8亿。

  另外,《哪吒2》还摆脱了续集作品2不如1的魔咒。《哪吒2》豆瓣评分比第一部还高,成为《哪吒2》能够一路票房冲高的关键。

  “破”是突破。

  辉煌成绩的背后,是饺子导演率领的团队五年来的默默耕耘。

  在片尾字幕上,共有全国138家跟动画制作相关的公司出现,正是他们的合力托举和全身心投入,才创作出这样一部足以让国人骄傲的精品动画力作。

  据悉,《哪吒2》全片特效镜头数量已经超过前作全片镜头总数。在一千九百多个特效镜头、一万多个特效元素背后,是4000余名动画师人员的精密协作。这种工业化生产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动画“师徒相传”的作坊生态。

  哪吒的动画特效在制作过程中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如动作捕捉、流体模拟、粒子系统等。

  电影中的特效细节处理得非常精致,例如敖丙的龙鳞,达到了220万片,每一片都有独立的反光、磨损效果,甚至挂着水珠,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观众叹为观止。

  在海底妖兽围攻陈塘关的场景中,登场的妖兽数量达到了上千万只,这种大规模的特效制作在国产动画中实属罕见。

  不仅如此,电影中的特效技术实现了多项突破,例如哪吒魂体重生的瞬间,粒子特效炸裂屏幕,血肉骨骼如星河交织,这种效果在国产动画中前所未见。

  从以往的采访中我们得知,制作《哪吒之魔童闹海》时,导演团队曾寄希望于找一些国际团队来帮助完成重点镜头,但效果并不理想,最终是中国的团队不断打磨、兜底,才实现了理想中的效果。

  在饺子看来,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主要在于作品本身,在于剧本、故事、角色等核心内容,“这些不是能外包的东西”。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春节期间同样爆火的大模型DeepSeek和它的创始人梁文锋,以及去年开创国产3A游戏历史的《黑神话:悟空》和它的作者冯骥、杨琦团队,他们无不是数年磨一剑,最终用实力赢得鲜花和掌声。

  “破”也是一种颠覆。

  早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之时,就曾引发关于哪吒美与丑的热烈讨论,然而随着更多观众走进影院,这个看似离经叛道的哪吒形象却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喜爱。

  在哪吒颠覆以往形象的黑色眼影下,掩藏着对传统神话的深度传承、解构和颠覆。

  编剧团队将《封神演义》中弑父自刎的悲剧英雄,重塑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反抗者形象。不同于传统神话,在《哪吒》系列电影中,他的形象更加立体,更加真实,化身陈塘关第一饶舌,“打油诗”走哪儿唱哪儿,顽皮桀骜逗趣横生。

  其他的角色也颠覆了中国动画电影一直信奉的正邪角色二元论。

  太乙延续法力无边却常捅娄子的人设,洋相百出;

  龙王归顺天庭平乱有功,却因妖族身份被派到海底镇压妖兽,自己也被锁链紧紧绑缚,永世囚禁;

  申公豹是元始天尊徒弟中最勤奋的一个,同样因为妖族身份不被重用;

  尤其是李靖夫妇的形象突破具有革命性意义。传统故事中缺席的父亲变成了现代教育理念的践行者,殷夫人卸下凤冠霞帔化身职场母亲。

  对于哪吒的改编,不是简单的现代化转译,而是构建起“宿命论-反抗者-觉醒者”的三重叙事结构。《哪吒2》不仅在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更在故事和情感表达上实现了质的飞跃。

  总之,《哪吒2》的成功,是票房、艺术表达和文化表达的多重成功。它体现在120亿甚至更高的数字上,体现在每秒120帧的动画渲染中,更深藏于每个观众与角色共同成长的记忆里

初审编辑:谢玮

责任编辑:张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