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范明昱
责任编辑:张娜
大众网记者 范明昱 济南报道
4月23日是第30个“世界读书日”。
我们为什么要阅读?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可能是求知、是自省、是探索、是体验。
放到以“诗城”与“书城”著称的文化名城济南来讲,4000千年前,龙山文化的黑陶刻符在济南大地留下最早的文明印记;4000千年后,这里的文明传承早已化为书香之气,如同一条无形的丝线,将城市发展与每一位市民的未来编织在一起。
是怎样的一种力量,不仅为个体生命注入韧性,更能托举一座城的文明?
4月20日,2025“书香泉城”全民阅读季启动活动在济南高新区文化中心正式启动,为拓展全民阅读新阵地、打造全民阅读新体验再次发力。
4月22日,一年四季·“泉”在济南——《济南泉水诗百家精选》签赠活动在历下区槿椿颐养中心竹庐书院举行。《济南泉水诗百家精选》正式入选2025年度一年四季·“泉”在济南城市IP塑造首批推荐书目,济南槿椿颐养银发书屋揭牌成立。
以书香润泽,以文化滋养。如今,这座泉水之城正在着力打造一场“一年四季·‘泉’在济南”的诗意对话,生动阐释“在数字洪流席卷全球的今天,我们为何还要相信阅读的力量”。
相信阅读的力量
就是相信“思想永不褪色”的光芒
关于读书与不读书的区别,相信你一定听过很多。
当感叹时间流逝时,有人可道《滕王阁诗》中的“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谈论人生百态时,可言林清玄的“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回答阅读的意义时,能引出切斯瓦夫·米沃什的诗:“我常想象已经没有我的大地,一如既往,没有损失……但是书籍将会竖立在书架,有幸诞生,来源于人,也源于崇高与光明。”
书香泉城,向来是从读书开始。
翻阅济南浩瀚如海的典籍,可发现围绕“阅读”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秦汉时期,经学大师、济南人伏生冒死壁藏《尚书》,教之齐鲁、传之后世;并称济南“二安”的李清照、辛弃疾,婉约与豪放、各领风骚;五龙潭畔,清代《四库全书》的重要编纂者周永年,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公共图书馆,私家藏书“与天下万世共读之”的理念由此推广。
从杜甫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吟诵赞赏,到刘凤诰笔下“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明湖风韵,从赵孟頫“云雾润蒸华不注”的书画意境,到老舍文中“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的偏爱……
当后人阅读这些作品,眼前浮现的不仅是泉城的湖光山色,更是历代名士对这片土地的精神投射——他们的审美、价值观、人生态度,已经通过书籍沉淀为济南的“文化性格”。
这种性格的延续,正是“思想永不褪色”的最佳注脚,也是济南一直高度重视“书香泉城”建设的目的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2025“书香泉城”全民阅读季启幕仪式上,特意邀请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院长王学典,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张清华作为“2025年济南市全民阅读推广大使”分别进行了阅读分享。
“在整个北方地区,如果要评选千年文化之都,我认为济南当之无愧。”王学典表示,朴学之风和名士之风是济南文化的两条主轴,千年趵突满城泉眼流淌的实际上是文化的血脉,72名泉喷出的实际上是浓郁的书香。张清华更是坦言自己曾在济南读大学、读研究生、工作生活了21年之久,其环境、氛围与文化气质,都特别适合年轻人在这里潜心读书、求学成长。
相信阅读的力量
就是相信“全民阅读”的无限可能
自2014年起,“全民阅读”已经连续12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足见国家对文化建设和阅读推广的重视。
全民阅读,难在“全民”。一个人的阅读与全民的阅读,其中最大的差异,是从个体对生活方式的追求,升华为社会的文化自觉。
2024年4月,济南市受邀参加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济南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孙世会发表了题为《阅读点亮泉城文明之光》的主题演讲,演讲中的一组数据让人印象深刻:
“济南每年投入4000余万元,精心打造了3300处新型阅读空间,年均服务读者833万人次。济南连续承办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连续14年办好‘书香泉城’全民阅读节,连续10年举办名家名篇诗文咏诵会,每年开展阅读推广活动4000余场,创新推出全国首个图书交换平台,自助流转图书10万余册,基本构建起便捷的15分钟阅读圈。”
如今一年时间已过,不断更新的数据也有了更好的成绩。
这也从侧面证明,济南正通过多维实践逐步落地,让全民阅读的“无限可能”呈现更加多元化的形态。
比如阅读空间的重构,让“全民阅读”更加无界化。如今打开地图,泉城大地上各种各样的公共阅读空间星罗棋布。
山东省图书馆、济南市图书馆里,每逢周末都是一座难求,很多青少年读者只能“席地而坐”埋头阅读;创立于2014年的阡陌书店,已成为济南独立书店中耀眼般的存在,阡陌书店·579百工集店更是获评2023年度中国最美书店;60家泉城书房如同 “文化神经元” 分布在社区、景区和商圈。
比如阅读场景的创新,让“全民阅读”更加活态化。这些年,济南不断通过书展、博览会、读书会、签售会、阅读讲堂、阅读竞赛、阅读征文等各种范围和层次的阅读特色活动颇具声势并逐渐深入人心。
如果再次回顾2024年7月第32届书博会在济南举办的模样,依然可以捕捉到人们对这场书海盛宴的炽热情怀:4天里,全国各地1700多家出版印刷发行单位参展,共展出各类出版物81万余种,总交易额达9.8亿元,举办各类活动1085场,现场吸引读者116万人次。济南还在展会期间成立了济南市全民阅读暨书香泉城建设促进会,以此不断拓展阅读的深度广度,提高全民阅读的质量水平。
为了积极探索阅读资源“下沉”新赛道,打造“阅读+”场景,本次2025“书香泉城”全民阅读季启幕仪式对济南“YEAH归人”泉民夜校直达基层、“全民阅读进社区”活动进行了发布,让“听得见泉水叮咚,看得见一城山色,闻得见满城书香”持续成为济南市民的生活新常态
相信阅读的力量
就是相信“等一朵花开”的坚持
发展讲究可持续,阅读也如是。正因如此,2025“书香泉城”全民阅读季的主题才会定义为“书香泉城,阅启未来”。
在短视频与碎片信息席卷全球的今天,阅读方式多样化,不仅仅是传统的纸质书,还包括电子书、有声书、社交媒体等各种形式。
然而基础知识的积累、思维的锻炼,都必须依靠稳定、系统的阅读。因此,构建良好的青少年阅读生态,也是“书香泉城”建设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济南坚持把“泉悦读”读书工程作为落实全环境立德树人、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抓手,聚焦优美环境提升、资源服务扩增、阅读课程建设、主题活动拓展、博览群书激励、学思践悟品鉴等六大读书工程,通过“十百千万”榜样人物选树行动、“书香环境”校园班级建设行动、“书香家庭”读书风尚营造行动三项行动,不断优化支持阅读环境,扩增阅读服务资源,持续增强青少年读书的兴趣及积极性。
当一个个“亲子阅读体验基地”“职工书屋”“书香校园”和“泉阅读”“亲子阅读”“读书郎”“阅读经典好书 争当时代工匠”等品牌阅读活动纷纷落地开花,有机串联起全市各级各类文化阅读空间,这种深度阅读的滋养,也正在为城市孕育着新一代“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追梦人。
书香建设,久久为功。
近年来,济南以“书香泉城”建设为引领,创新构建新时代“泉民悦读”工作体系,用心打造“爱阅之都”,先后获得全国十大数字阅读城市、中国十大最爱阅读城市等荣誉,位居央视全国36个大中城市“最爱看书城市榜”首位。
济南“书香泉城”全民阅读活动自2011年创立以来已连续举办15年,成为目前济南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综合性群众文化活动。
本届活动时间贯穿全年,期间计划线上线下举办公益讲座、展览培训、阅读赛事、阅读典型选树等各类阅读活动5000场。活动举办主体既有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又有出版发行机构、图书馆、学校等企事业单位,打造“政府引导、社会联动、全民参与”的阅读生态圈,不断增强全民阅读活动的群众知晓度、关注度、参与度。
当阅读的种子开始发芽,文化的发展必然花开满园。
以阅读重构信仰,用文明定义力量,在共同书写中营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爱阅之都”。(文字 范明昱 编辑 胡中喆)
图片来源:大众网·海报新闻、视觉中国
初审编辑:范明昱
责任编辑:张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