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孟彤晖
责任编辑:曹亮
大众网记者 魏俊怡 实习生 孟潇南 通讯员 崔鹏森 许文胜 周鹏 济南报道
题记:沂源县被誉为山东的屋脊,素有“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土货不出,洋货不入”之说,公交与邮路畅通,是新时代新农村建设农民的期盼,现今沂源县交通邮政强强联合“客货邮”,掀开了“鲜”货从枝头到城里案头、消费品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新篇章。
四月的沂源,桃红柳绿,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在沂源弯弯曲曲的山乡公路上,不时看到公交车驶过,公交车不仅便利了农民出行,也满载着的新鲜的农产品邮件出山,沂源交邮合作的新模式成为了乡村振兴鲜活的实践。
大政策惠及大民生。沂源县“客货邮”融合发展,完美担当了农产品上行、消费品下行的重要通道。农产品进城,鼓起的是农民的“钱袋子”,消费品下乡,激活了农村消费大市场。
一件件农产品快递,穿梭于沂源城乡百业、连通起供需两端,成为了沂源经济运行的“毛细血管”,一脉通,百业兴,客货邮带来了沂源农民生活新美好。
“客货邮”连起矩阵叠加优势
记者从沂源客货邮融合中心了解到,客货邮车次日均下行2个频次到各乡镇,运输快件近7000余件,日均上行出口1个频次,运输上行邮件400余件。其中电商发货300余件,年发送报纸杂志、普服邮件、快件100余万件,运送苹果、地瓜等农特产品200余吨。
客货邮完善“快递+农村电商”的合作服务模式,推进果品行业与邮政快递、电子商务等行业的深度融合,打通果品上行通道,推进果品产业供应链、产业链的升级。客货邮线路高频次的城乡班车,有利于邮件上行出口,同时利用邮政末端网点优势,对其他快递公司邮件进行代投,实现资源复用。
沂源县邮政分公司原来采用自有人员自有车辆进行邮件运输,年均成本运行在50万左右,通过推行委托客运企业代运邮、快件的方式,预估年均运输成本降低到30万左右,运输成本降低40%以上。客货邮融合发展模式为城乡客运企业创造了新的收入来源,维护客运行业稳定,每年能增加客运企业收入50余万元,盘活闲置人员30余人。
公交依托邮政企业网点,扩充客运候车站点。公交车定点发车,既可作为邮件集散点,也作为客户候车厅或站点,群众可提前到邮政网点室内进行候车,提高乘客体验感。在农村依托城乡客运班车途径沿线邮政三农站点、商超、小卖部等,设立客货邮综合服务点,提供候车、快递取送服务,实现快递进村全覆盖。
“客货邮”融出发展新模式
沂源邮政分公司率先与县公交公司、县悦顺达巴士公司、县长途汽车站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县长途汽车站租赁2500平方场地建设县级客货邮融合发展中心,整合了邮件处理中心与客运车辆场地,解决了客货邮发展过程中邮件盘拨难度大的状况,通过升级自动一体化分拣设备,提高分拣深度和效能,减少二次分拣的时限,提高邮件全程时限。
为更好的协调与发展,沂源县客货邮客货邮融合发展设立工作联络机制,规范全环节的相关操作流程,制定相关的制度要求。
目前,沂源县客货邮建设1处县级站点,15处乡镇级站点,开通10条客货邮线路,覆盖全部乡镇,通过整合客货邮线路,复用客运原有的运力,在不增加车辆、线路、人员的情况下,通过邮政公司和交运公司实时调度,在邮件分拣完成后,由客货邮车辆调度员协调就近的班次客运车辆,将邮件、快件运输到乡镇级和村级站点,日均运输快件7000余件,实现邮件“随到随走”,人货两相宜。
在乡镇,依托邮政支局,建设了440处客货邮综合服务站并扩充客运、快递集散等多项服务,为客运企业注入源头活水。客运公司共投入用于客货邮运营车辆近60辆,每年增加收入50余万元,邮政快递末端投递成本降低40%。邮快合作,让偏远地区享受快递直接进村,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东方风来满眼春
淄博市邮政管理局主动有解思维,以“政府支持+市场化运作+资源整合”为契入点,积极探索“客货邮”融合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完善县、乡、村三级寄递物流网络节点建设,打出快递进村的“组合拳”。利用公交车辆富余空间,将邮政、快递企业的包裹交由城乡公交车辆代运,同时引导和支持相关电商、农特产品企业入共享场站资源,实现了邮政快递分拣仓储、中转分拨、集中派送等业务的集中办理,有效激发了当地农村市场的消费潜力。
通过公交、邮政“双方融合”,交邮合作,引导公交公司与邮政公司签约合作,承揽邮政公司快件配送业务,安排专门线路、专门班次,提供“定点、定时、定车、定线”的代运快件服务,严格做到“人货分离”,并为公交线路沿线村庄提供快件直投服务。
由原来的邮路串跑模式调整为点对点的作业模式,每年可为邮政公司节省投递费用20余万元,为公交公司增加收益50余万元,实现效率、效益双提升的效果。
“客货邮”融合发展有力推动了农产品上行、消费品进村,刺激了沂源山乡经济微循环。
初审编辑:孟彤晖
责任编辑: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