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刘大帅
责任编辑:曹亮
大众网记者 刘大帅 济南报道
9月4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高新区专场,介绍济南高新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业强市”战略部署,大力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凝心聚力加快“三次创业”,不断推进“工业强市”战略所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的有关情况。据悉,济南高新区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塑造工业经济新动能,累计培育6家独角兽企业、6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10家瞪羚企业、1128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39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分别突破2500家、3000家,形成了“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苗木”葱郁的发展生态。
济南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杨福涛介绍,济南高新区积极推动多层级实验室联动、学科交叉融合和产学研协作,新布局一批创新平台,科创城、国家实验室济南基地等高端平台加快建设,“电磁橇”等科学装置成功运行,新重组获批全国重点实验室2家,建成省重点实验室16家、市重点实验室110余家,聚集省级以上研发机构514家,搭建起布局完善、立体多元的区域创新体系。各类创新主体加快壮大。搭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平台,构建“全周期培育、全流程护航、全方位提质”培育体系,累计培育6家独角兽企业、6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10家瞪羚企业、1128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39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分别突破2500家、3000家,形成了“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苗木”葱郁的发展生态。关键核心技术加快突破。坚持面向产业需求共同凝练科技问题,梳理重点领域实施定向突破,组织实施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320余项,获批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56项,量子通信、电磁驱动、基因编辑等取得国际领先成果,去年获评国家科学技术奖3项、省科学技术奖18项,2项成果入选“山东十大科技创新成果”;今年获评山东省技术发明奖4项、科学技术进步奖12项,分别占全省的12.5%、6.32%。
济南高新区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系统工程,既抓量的合理增长,又抓质的有效提升,以新路径提升硬实力、增强新优势。坚持向智而行,着力打造全省领先的“智改数转”示范区,3个集群入选首批省数字产业集群,4家企业入选首批省数字产业先锋企业,获评7个省级“产业大脑”,近三年认定首版次软件318个、首件套电子产品20个,累计建成5G基站5000余处,累计获评省“晨星工厂”51家、省级以上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和智能工厂31家,24个项目入选省级“工赋百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揭榜挂帅试点。坚持向绿而兴,深入完善“国家-省-市”三级绿色制造梯度培育机制,实施能效、水效“领跑者”行动,形成龙头带动、梯次合理的绿色制造发展格局,累计培育国家级和省级、市级绿色工厂60家,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8家,规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始终保持国家高新区领先水平。今年,济南高新区成功获批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进一步擦亮了高新工业的“绿色”底色。
初审编辑:刘大帅
责任编辑:曹亮
在苍翠繁密的林海间,长清区国有大峰山林场护林员张传林如往常一样,背起巡山背包,拿着望远镜,踏上了每日例行的巡护之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