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谢玮
责任编辑:曹亮
9月12日,济南市委人才办召开“四链”融合赋能机器人企业发展对接交流会,充分发挥“四链”融合机制作用,搭建机器人企业与金融投资机构、市直有关部门、区县(功能区)对接平台,精准助力我市机器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
交流会上,6家机器人企业代表介绍了企业发展基本情况和发展规划;4家金融、投资机构代表介绍了提供的金融服务产品,并提出融资和发展建议;有关市直部门认真听取并现场解答企业、平台机构提出的困难和需求。
会议指出,要进一步强化企业主体作用。机器人领域企业作为产业主力军,要注重品牌塑造,积极参与各项品牌赛事活动,提升自身影响力。要注重产品创新,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提高核心竞争力。要注重场景应用,深度洞察消费者的需求,挖掘、创造、丰富各类应用场景。
会议强调,要进一步链接金融资本力量。金融、投资机构要加大对机器人赛道的布局,积极创新投资模式,构建全生命周期的投资服务体系,赋能济南机器人企业发展。要健全金融服务机制,强化“投、贷、保”联动,为企业构建强大的增值服务体系,满足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融资需求。要积极关注在济创业企业和创业团队,为企业进入成长期和成熟期创造条件,推动实现“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产业培育”有效闭环。
会议要求,要进一步搭建平台载体,各区县(功能区)要建设具有示范性的产学研合作平台,支持企业和高校院所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引进培养、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深化合作。要打造具有引领性的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零距离”服务,进一步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要举办具有影响力的赛事活动,为济南机器人企业展示自身、提升自身创造机会。
会议要求,要进一步加强统筹协同。市直有关部门要深化“四链”融合发展,瞄准机器人产业领域,集成优质要素和政策资源,聚力支持、取得突破。要用好省市重点人才工程、人才平台载体,支持企业领衔攻克关键核心技术;聚焦机器人产业发展方向,精准布局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等公共服务平台,引导更多创新资源向机器人领域汇聚。要集成各类产业补贴政策,为机器人企业生产经营、场景应用、技术改造等提供“真金白银”支持。
15家机器人企业负责人,16家金融、投资机构负责人,市委组织部、市委金融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国资委、市民营经济局有关负责同志,历下区、市中区、槐荫区、天桥区、历城区、高新区、起步区党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分管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初审编辑:谢玮
责任编辑: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