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陈凤祁
责任编辑:辛然
海报新闻记者 孙杰 济南报道
近日,由济南市泉润助残公益服务中心主办的“残障者支持计划”非遗木工培训活动圆满落幕。10期系统课程累计吸引120余名残障人士参与,从木工材料认知到实用物件制作,从指尖技艺学习到生活信心重塑,这场非遗与助残的“双向奔赴”,为泉城残障群体点亮了技能提升与价值实现的新路径。
学员们在学习非遗木工技艺
从“零基础”到“出成品”:非遗木工课里的“进阶之路”
“第一次拿起刨子的时候手还抖,现在能独立做出实用工具,不仅学会了手艺,更觉得自己‘有用了’。”参与培训的残障学员王女士(化名)捧着亲手制作的木质锤子,脸上满是成就感。
本次非遗木工培训以“循序渐进、适配需求”为原则,精心设计了阶梯式课程体系:初期从木材种类识别、工具安全使用等基础内容入手,通过实物展示、手把手教学,帮助学员建立对木工技艺的认知;中期聚焦平面物件制作,指导学员完成手机支架等简单作品,夯实锯、刨、磨等核心技能;后期则进阶至立体物件创作,从木质锤子、收纳盒到装饰摆件,每一件成品都融入了学员的创意与巧思。
多方协作聚合力:公益力量为残障者“搭平台、赋新能”
“残障群体不仅需要生活保障,更需要技能赋能与价值认同。我们联合历下区残联、易才集团恩三公益开展此次培训,就是希望以非遗为纽带,为他们搭建一个学技能、展才华的平台。”济南市泉润助残公益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
学员们在进行创作
10期课程中,学员们不仅收获了木工技艺,更在互动交流中增进了情感联结。大家在培训过程中分享制作心得、互帮互助,在彼此之间传递温暖。
技能点亮新生活:非遗助残迈向“长效化”
据统计,本次培训累计产出学员作品120余件,其中20余件优秀作品获得了非遗老师的好评。部分学员还表达了进一步学习的意愿,希望能学习多种非遗技能,探索“以技谋生”的可能。
学员们在认真听课
接下来,泉润助残公益服务中心将在历下区残联的指导下,联合易才集团恩三公益,持续优化“残障者支持计划”。一方面计划开设非遗葫芦雕刻培训,培养残障学员中的技艺骨干;另一方面将对接文创企业,探索“培训+就业+创业”的闭环模式,让更多残障者通过非遗技艺实现人生价值。
从指尖的木作温度,到心中的希望之光,这场非遗木工培训不仅是一次技能传授,更是一次对残障群体潜能的挖掘与尊重。在多方公益力量的携手努力下,越来越多泉城残障者正通过学习新技艺、拥抱新文化,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初审编辑:陈凤祁
责任编辑:辛然
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上海举办。今日,记者从济南市商务局获悉,济南交易分团已完成各项筹备工作,全市596家企业、2653名专业观众完成注册报名,将借助进博会这一国际平台,开展精准采购与投资合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