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张玮
责任编辑:曹亮
11月6日,作为济南市“四桥四隧”跨黄通道体系的关键一环,黄岗路穿黄隧道工程正按计划稳步建设。这条被誉为“黄河隧道新标杆”的重大工程,自启动以来便备受瞩目,其建设进展牵动着黄河南北两岸市民的心。目前,项目正全力冲刺,计划于2026年9月具备通车条件。

工程概况:贯通南北的交通新动脉
黄岗路穿黄隧道项目南起天桥区蓝翔中路与黄岗路交叉口,一路向北,以盾构方式依次下穿二环北路、济广高速(绕城北高速)、黄河南岸大堤、滔滔黄河、北岸大堤以及鹊山水库沉沙池等重要障碍。隧道在北岸出地面后设置收费站,其终点与正在建设的G309龙湖互通立交桥实现高效衔接。项目线路全长约5755米,其核心工程——盾构段长度约3290米,将采用开挖直径达17.5米的巨型盾构机进行施工,这一尺寸使其荣膺“世界最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的称号。

战略意义:五分钟过黄河,赋能起步区发展
该隧道的建设,对于缓解济南跨黄交通压力、完善区域路网结构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工程建成后,将有力串联起G104、G308、G309三条国道干线,并与已通车的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在建的黄岗路隧道共同构成黄河北岸高效便捷的立体交通枢纽——龙湖互通立交桥。


届时,黄河南北两岸的通行效率将得到质的飞跃。目前绕行需要约半小时的车程,在隧道通车后有望缩短至惊人的约5分钟。这不仅仅是一次通勤时间的压缩,更将极大促进黄河两岸的人员往来、物流畅通与经济融合,为济南实施“北起”战略、加速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的建设注入强劲动力,对推动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望未来:构建跨黄交通新格局
黄岗路穿黄隧道是济南市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深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随着2026年通车目标的临近,这条承载着希望与发展的“地下巨龙”正日渐成型。它将成为连接济南主城区与北部起步区的又一重要纽带,进一步巩固济南在黄河流域的中心城市地位,为“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构筑起坚实的交通支撑。
原标题:聚焦“四桥四隧”:黄岗路隧道构筑北岸交通枢纽
初审编辑:张玮
责任编辑:曹亮
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上海举办。今日,记者从济南市商务局获悉,济南交易分团已完成各项筹备工作,全市596家企业、2653名专业观众完成注册报名,将借助进博会这一国际平台,开展精准采购与投资合作。[详细]
全国首条“六改十二”车道高速公路——京台高速公路齐河至济南段改扩建工程,已进入通车前的最后冲刺。这不仅是车道数量的简单倍增,更是一场从“传统基建”到“智慧基建”、从“征服自然”到“和谐共生”的深刻转型。[详细]
每次坐地铁,你会不会ABCD出入口傻傻分不清?很多市民好奇:地铁口到底是怎么布局的?为什么有的站口多、有的少?编号又有什么规律? 今天,我们以年底即将开通的济南地铁4号线奥体中心站为例,带你一起解锁地铁出入口背后的“设计密码”。[详细]
11月6日起,胶济铁路博物馆恢复对外开放。 胶济铁路博物馆保护修缮工程自今年5月初启动,旨在对这栋历经百年沧桑的老建筑进行全面维护,以实现其长久保护与传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