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张玮
责任编辑:曹亮
大众网记者 张玮 通讯员 李菁菁 济南报道
11月21日,由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主办,新华出版社、济南出版社、济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承办的“读懂英雄城市 感悟信仰力量——徐锦庚长篇力作《英雄山》新书发布暨作品研讨会”在英雄山脚下的济南战役纪念馆举行。


活动分为新书发布与作品研讨两个阶段。发布会由济南市文联二级巡视员、市作协主席张鸿福主持,与会嘉宾共同观看《英雄山》图书推介视频,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电影局局长、一级巡视员程守田,济南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保岭,新华出版社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毛宗建与作者徐锦庚共同为新书揭幕。徐锦庚现场向济南战役纪念馆捐赠图书,并与嘉宾们一同观看无名烈士寻亲纪录短片《寻亲》。随后,全体人员祭扫烈士墓、参观纪念馆,在庄重肃穆氛围中缅怀先烈、重温历史。

研讨环节,马保岭在致辞中表示,在庄严的英雄山下研讨《英雄山》非常有意义,济南作为山东党组织的诞生地和发扬地,红色基因深植城市血脉,《英雄山》以宏阔历史视野和精湛文学笔触,深刻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时代之问,是传承红色精神、激励奋进力量的重要载体。作者徐锦庚分享创作心得时坦言,多次登临英雄山的震撼与感悟是创作的源泉,书中凝聚了社会各界的支持,旨在让英雄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贺彩虹、张立国、徐爱梅、张宏图等专家学者认为,《英雄山》保持了对历史史实的忠实记录,同时运用叙事结构、人物刻画、细节描写等文学手法,使作品兼具新闻的真实性与文学的感染力。采用多线交织或时间推进的叙事方式,把宏大叙事与英雄人物的生活场景结合起来,语言上兼具纪实的质朴与文学的张力,既能传递历史的厚重感,又能引发读者情感共鸣。山东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刘昕苑深情朗读书中精彩片段。刘浩、李琳、李金凤等党史专家提出,《英雄山》兼具史诗性与文献价值,以严谨史实考据与生动叙事手法,系统梳理了从五四运动到济南解放30年间山东党组织的斗争史诗,既填补了齐鲁红色源头书写的空白,又通过细节刻画使英雄形象鲜活感人,作品将历史纵深与现实观照相结合,为红色主题创作树立了新标杆。
济南出版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编辑朱孔宝,市委党史研究院(市地方史志研究院)院长史宏捷,省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陈文东,新华出版社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毛宗建,人民日报社山东分社社长李波等与会领导先后表示,将进一步加强《英雄山》的宣传推广工作,充分发挥《英雄山》作为党员教育重要读本的作用,推动党员干部、青年学生学好用好这部作品,并积极组织申报各类出版奖项。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程守田在总结讲话中强调,要借鉴《英雄山》的成功经验,一要推动文艺作品实现正确导向与守正创新的双向赋能;二要推动文学作品实现历史纵深与时代使命的彼此关照;三要推动文艺作品实现宏大叙事与人间温情的相得益彰;四要推动文艺作品实现IP开发与产业发展的创新融合。通过图书出版、主题展览、研学路线开发、多媒体传播、影视改编等多种形式进行立体化开发与传播,从而蹚出一条文艺创作赋能文旅产业的新路径,为讲好红色故事提供有益经验。
据了解,《英雄山》由中宣部“五个一工程”特别奖获得者、鲁迅文学奖、徐驰报告文学奖得主徐锦庚历时3年创作,新华出版社与济南出版社联合出版。作品精选在《中国作家》2025年第8期纪实版头题头条刊发,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共鸣。《英雄山》入选《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5年10月好书榜单(主题出版类)。
作品以英雄山为精神坐标,收录大量珍贵史料与英雄事迹,王尽美同志之孙王军、邓恩铭同志侄孙女邓庆梅、罗荣桓同志之子罗东进为图书题词写序,为这部反映山东党组织光辉历程的巨著增添历史深度与情感温度,已成为诠释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教材。本次研讨会凝聚共识,将进一步推动作品走向大众,助力济南打造“英雄城市”文化名片。
初审编辑:张玮
责任编辑:曹亮
11月21日,由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主办,新华出版社、济南出版社、济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承办的“读懂英雄城市 感悟信仰力量——徐锦庚长篇力作《英雄山》新书发布暨作品研讨会”在英雄山脚下的济南战役纪念馆举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