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1——85196021

投稿信箱:wode_210@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泉城新闻 > 槐荫区

槐荫分局机关民警把握三个关键深化社区走访

来源:   作者:王哲   2014-12-16 14:21:00

近日,结合年终行风评议活动,分局组织全体机关民警牢固把握“访、问、评”三个关键点,深入开展社区走访工作,进一步树立人民警察良好形象,助推警民和谐。

  大众网济南12月16日讯(记者 王哲 通讯员 邱子旻)为确保机关民警社区警务工作更加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访查到最真实全面的民情民意,槐荫分局着力促进走访多样化发展,不断提高走访工作的效率与质量。近日,结合年终行风评议活动,分局组织全体机关民警牢固把握“访、问、评”三个关键点,深入开展社区走访工作,进一步树立人民警察良好形象,助推警民和谐。

  四类对象“访”

    一是访党委政府,争取重视支持。分局中层以上领导干部积极走访党委、政府部门,办事处(镇),认真汇报当前公安工作开展的情况和面临的困难,努力争取党委政府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并积极与相关部门建立联席会商制度,进一步密切联系、方便工作。二是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征求意见建议。分局民警全面走访辖区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广泛收集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建议。并将收集到的意见建议逐一登记在走访《工作日志》中,分门别类进行集中整理,录入工作平台,由重点工作办公室专门人员汇总呈报,作为分局领导规划下一步工作的重要参考。三是访重点企业,服务经济发展。积极深入辖区企业、厂矿,详细了解工厂、企业当前的生产经营情况,询问工厂、企业员工思想动态、工作生活及企业周边社会稳定、治安情况、存在困难,并诚恳征求企业对公安工作的意见。截至目前,民警共深入工厂、企业单位42家,为工厂、企业解决难题6个。四是访弱势群体,积极提供帮扶。分局继续以“爱民帮扶”、“结对帮扶”活动为载体,要求民警对困难群众、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开展走访活动,走访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和实际困难,采取定点帮扶和结对帮扶的形式为他们送上粮油、种子、化肥、书包等生产生活、学习用品。目前,已走访帮扶12人,民警自发筹集帮扶资金3000余元。

  四种方式“问”

    一是“请”问,集思广益知良策。分局民警通过采取定期召开警民恳谈会、集中开展警营开放日等形式,将社会各界人士请进警营,虚心听取他们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槐荫公安健康、和谐发展共同出谋划策。目前,已在兴福派出所、吴家铺派出所、巡警二中队等单位开展了警营开放日活动,邀请社会各界群众300余人走进警营,征求意见和建议16条,制定整改措施11条。二是“访”问,收集建议出整改。为拓宽征集意见的渠道,分局创新开展“分类式上门反馈走访”,组织全局民警深入农村、社区、学校、城郊结合部、公共复杂场所、案件高发区进行走访,并在社区设置警务公开栏,放置意见箱,广泛收集群众反映的的突出问题,并详细划分为矛盾纠纷类、隐患排查类、意见建议类、社区稳定类、社情民意类、线索举报类、法律咨询类、案件调处类八大类别,针对群众反馈问题,分局统一研究制定方案、及时解决。三是“网”问,征求意见强监管。通过分局官方微博、微信以及各个社区微信群等网络交流平台内,发布 “征求意见”内容,方便、快捷、真实得征求社会各界网友对大竹槐荫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不断增强工作透明度,及时接受网友监督。四是“寄”问,辐射范围纳民意。为进一步扩大征求民意的辐射范围,分局制作了涉及公安执法、服务、维稳、宣传、打击、防范、管理等方面的《征求意见函》,通过邮寄的方式向辖区各单位、学校、企业、上级相关单位等投寄。目前,投寄出《征求意见函》200余份,回收150余份,征求意见和建议60余条。

  三项制度“评”

    一是日常评议制度。分局建立健全群众评议体系,一方面邀请群众建立固定性监督评议队伍,定期组织监督员恳谈会收集群众评价;另一方面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等随机调查群众满意度,对群众反映的不满意问题及时进行核实,确实存在问题的,勒令限期整改,整改不力的,在相应绩效考核项目中进行扣分,并计入年终考核。目前已召开监督员会议12次,通过电话、网络、短信等方式收集群众反馈评价200余条。二是工作评议制度。坚持“五个必回访”制度,即:受害人必回访、犯罪嫌疑人家属必回访、影响警民关系和谐的信访案件必回访、未成年人犯罪当事人必回访、接处警引发投诉必回访。通过回访接受评议进一步查找自身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差距,有针对性的制定整改措施。三是现场评议制度。在各窗口单位前设置意见登记簿和意见箱,前来办事办证的群众办完事情后,可以当场对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服务水平等进行评议。通过现场评议,各单位不断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进一步提升群众的满意度。

初审编辑:尹玉涛
责任编辑:王哲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