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刘大帅
责任编辑:张帆
以创新驱动为引擎,以精准服务为支撑,以科研赋能、人才筑基、服务增效,跑出产业发展“加速度”,2025年以来,槐荫经济开发区围绕“稳增长、促发展、强创新”核心任务,聚焦主导产业,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子”,用实干实绩绘就一幅动能澎湃的发展画卷。
经济数据是发展的“晴雨表”。1-6月,开发区多项指标增幅显著,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3.4%,增加值增速实现19.6%,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66.5%,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6.65%,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123家,各项指标展现强劲发展动力。
招商引资拓路径,构建产业“强磁场”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今年以来,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槐荫经济开发区围绕集成电路、高端数控机床及机器人两大主导产业,锚定优质资源,开展深度对接,化身招商引资“急先锋”,全力书写新篇章。
如今,丰硕成果已然显现。
上半年, 开发区积极拓展招商路径,将“走出去”与“引进来”紧密结合,足迹遍布北京、上海、深圳、苏州、无锡、武汉等产业高地以及聊城、济宁、东营、潍坊等周边潜力区域,累计开展招商考察30余次,密集对接洽谈产业项目80余家次。
通过深度挖掘和精准筛选,开发区成功储备了包括苏州工研拓芯、合肥中科迪宏工业AI平台在内的49个重点产业项目,为未来发展厚植了坚实基础。
更令人振奋的是,招商努力已结出硕果,成功推动涵盖半导体、智能制造、医疗、环保等多个关键领域的15个优质项目签约并落地生根。
这不仅体现了招商引资工作的精准高效,更标志着开发区在构建产业“强磁场”、汇聚发展新动能上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稳中有升固底盘,激活增长“新引擎”
今年1-6月,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环境,槐荫经济开发区在挑战中抢抓机遇,于压力下砥砺前行,主要经济指标展现出稳中有升、韧性彰显的良好态势。
尤为可贵的是,规上工业总产值、工业投资、工业技改投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际使用外资等多项关键指标实现逆势上扬,交出了一份彰显蓬勃生机的“期中答卷”,为区域发展注入了强劲信心。
精准落子布新局,强链延链筑根基。围绕主导产业和主链发展需求,开发区多维度协同发力:聚焦项目招引蓄势能、强化技术研发增动能、补齐产业短板固底盘,系统推进“建链、强链、补链、延链”工程,全力锻造更具韧性和竞争力的产业链条。
今年以来,开发区的战略布局清晰可见——以绕城高速为轴线,科学规划并重点打造济南先进材料制造港、槐荫数控智能设备产业园、宽禁带生产设备制造产业园等特色载体。这些载体精准定位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半导体、数控设备、智能制造、半导体生产设备等核心领域,并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构建立体化、系统化的精准招商网络,为产业升级奠定坚实空间基础。
筑巢引凤聚合力,集群效应显优势。得益于前瞻布局与持续深耕,一个结构日趋合理、协同更加高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正在开发区加速形成。高端人才与优质资本加速汇聚,磁吸效应不断增强;产业集群效应日益凸显,规模优势和协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竞争力持续增强,构筑起参与区域乃至全球竞争的新优势。这一切,正源源不断地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不竭的核心动力,创新动能加速释放。
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锻造发展“硬支撑”
项目是发展的硬脊梁。
上半年,槐荫经济开发区紧紧扭住做大做强“一号”主导产业这个牛鼻子,同步发力项目提速与要素保障,精准破解项目推进中的难点、堵点,为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重大项目按下了“快进键”,积蓄起澎湃发展动能。
空间重构优化,布局落子精准。2023年,开发区迎来关键性空间拓展,规划面积科学调整至9.53平方公里,形成 “经开片区、医学中心片区、中车—二厂片区”三大片区协同发展的新格局。今年以来,开发区立足三大片区功能定位,统筹推进、重点突破:
扎实推进济南先进材料智造港、槐荫数控智能设备产业园等成熟园区建设,力促早日达产见效;
前瞻谋划宽禁带生产设备制造产业园、半导体精密仪器产业园、封测设计产业中心等新兴载体,为产业升级预留优质空间。
一批在建项目加速推进、储备项目蓄势待发,它们如同强劲的引擎,正持续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显著提升产业承载力,朝着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半导体千亿级产业集群目标坚实迈进,奋力再造槐荫产业发展的战略新高地。
育苗壮企聚英才,激活创新“源动力”
创新驱动发展,人才引领未来。开发区深谙此道,上半年在创新主体培育和人才高地构筑上双轮驱动、硕果累累:
企业梯队培育枝繁叶茂:新增市级创新型中小企业1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家,10家企业成功入围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拟立项名单,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123家,创新主体矩阵不断壮大。
高端人才引育量质齐升:6名顶尖企业人才荣登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拟推荐榜单,实现了高层次人才引进数量和质量的“双提升”。
政校企研融合赋能升级:聚力协同创新,成功共建武汉理工大学济南研究中心和人才联合培养基地,有效打通了人才资源在政府、高校、企业间流通互动的“高速路”,推动智力要素叠加赋能,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前沿领域布局蹄疾步稳:聚焦精准医疗、人工智能等未来赛道,联合禾力升、康圣环球等领军企业,加速打造省内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医学检测实验室。
创新要素加速汇聚,创新活力竞相迸发。一个结构多元、活力充沛、千帆竞发的创新生态图景在开发区日益清晰,生动书写着从技术突破到产业升级、从无到有再到优的创新传奇。
暖心护航优环境,厚植发展“软实力”
营商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面对复杂形势与繁重任务,开发区全体干部迎难而上、主动作为,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带领各部门深入近500家企业车间和项目一线,开展大走访、深调研、真服务;同时,开发区“管家式”服务全程在线,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机制创新,服务走深走实。今年以来,开发区不断深化“三员合一”服务机制,领导班子带头下沉摸排,服务触角直达末梢;
同时,开发区精准开展“以法之帆·护企远航”送法服务、新兴领域民营经济促进法专题培训等活动,为企业合规经营“撑腰”;高效协调解决用工、用地、资金等关键需求20余件,扫清发展障碍;依托“泉惠企”企业服务站,实现涉企帮办代办事项精准推送、无缝对接;创新谋划工业社区建设,探索形成“开发区引导、企业运作、点面结合、重点突出”的治理服务新模式。
一系列硬核举措“点对点”疏通堵点、“面对面”破解难题,“一个项目、一组干部、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责任机制,全力保障重点项目“早签约、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实干担当奏响了高质量发展最强音,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发展信心如磐,为开发区行稳致远筑牢了坚实根基。
蓝图绘就,重在落实;征程万里,实干为要。下一步,济南槐荫经济开发区将持续锚定目标、坚持稳中求进,聚焦“强链育企”筑生态,精准对接“链主”企业核心需求,以 “梯度培育计划”为牵引,着力构建“龙头领航、骨干支撑、中小企业协同”的共生共荣产业生态,全面激活产业集群发展新动能。
聚力“项目护航”提效能,建立健全“定期会商、动态跟踪、即时响应”的全周期服务机制,推动各项目建设再提速、投产早达效,形成“谋划-开工-建设-投产”的良性发展闭环。
聚焦
“优化服务”创一流,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改革突破口,整合服务资源、汇聚部门合力,确保惠企政策精准滴灌、直达快享,靶向破解企业经营中的堵点、痛点、难点,以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赋能园区能级跃升,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强劲的开发区力量,在新征程上奋力书写走在前列的新答卷!
初审编辑:刘大帅
责任编辑:张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