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张玮
责任编辑:曹亮
近年来,济南市槐荫区聚焦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有关要求,突出精准化、差异化考核导向,不断创新考核机制、完善指标体系、规范考核方式,以高质量考核助推高质量发展。
变“考核加压”为“赋能加油”,推动考核体系化。槐荫区贯彻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有关要求,结合街道履职事项清单和现阶段主要发展任务,科学设置区考核体系。一方面精准承接市考核指标,对街道考核的57项指标中,54项承接市考核指标或为重点关联性指标,突出精准“发力”、靶向“提质”;另一方面,聚焦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任务,以“抓项目强产业十大提质创优行动”为基础,设置“蓄能兴产”、“改革创新”、“品质槐荫”等考核板块,以精准考核推动精准发展。
变“一把尺子”为“分类施策”,推动考核差异化。区委考核办分别到16个街道办事处和重点经济部门开展考核指标差异化设置专题调研,综合各街道基础条件、地域特点等因素,差异化设置目标任务,对街道办事处按照发展差异分2组进行考核,分别确定受表扬等次名额,避免“一锅煮”导致的“躺平”或“躺赢”;对经济、城建等领域的重点难点指标,采取设置满分条件、下调基础分值、设定差异目标等方式,激励引导各单位争先创优、错位发展,争当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的领跑者、排头兵。
变“模糊评价”为“对症下药”,推动考核标准化。分组分类设定考核内容和计分规则,对街道的考核,重点看增量支撑、提升幅度、落实质效,对部门的考核重点看聚焦主责主业、服务中心大局的实际成效,对企业的考核重点看贡献指数和经营质效。对固定资产投资及民间投资等注重增量和总量的指标,采取功效系数法考核,激励被考核单位争先创优、开拓进取;对“上规入库工作成效”等市考核中有明确任务量的指标,根据目标计划完成度赋分,达成目标即得满分,着力推动形成各具特色、比学赶超的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初审编辑:张玮
责任编辑: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