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孙银伟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亓秀宝 济南报道
今年以来,莱芜区牛泉镇大力推行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充分利用合作社联结群众,发展优势产业,通过股份合作、规模经营、联动发展等模式,建立起集体和群众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截至目前,全镇共有28个村建立了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形成一村一品特色产品18个,逐步形成了红色山楂加工、绿色蔬菜种植、黄色小米营销、黑色特种养殖、蓝色休闲采摘农业为主的“五彩产业”,有力的推动了乡镇振兴战略实施。
三种模式,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趟出了新路子
破解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关键是让村里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牛泉镇各村逐步探索出了三种“新路子”。
2019年,青沙沟村成立了党组织领办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各户将土地以股份形成流转到合作社,合作社再将整合的土地与专业大户进行合作,分别形成不同的主导产业。“我们村累计流转土地400亩,其中村民入股120户257.3亩;流转的土地分别与不同大户合作,建立了蓝莓产业园、野猪养殖基地、特色种植基地。”村党支部书记、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理事长王鑫说。合作社以土地流转进行保底收益,其余收益按照股份进行分红。正在蓝莓园打工的村民张爱田说:“我把土地入了股,合作社不仅有保底的流转费用,我还在合作社打工,年底还有分红,收入比以前高了,还有了保障。”
东王庄村利用本村小米产业种植优势,由党支部发起成立了“粒粒金”小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共实收股本10万元,每100元一股。其中村集体以房屋、设备、场地折价2万元入股,共200股,全村189户,每户一股,剩余11股为村集体持有。“我们的合作社今年预计可加工销售小米10万斤,盈利10万元,作为省定贫困村,这可是头一回。”支部书记刘胜自信心十足。东王庄、鹿毛埠、马小庄等村,村集体和股东分别以资产、资金入股,成立党组织领办的合作社,由村集体自主经营特色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销售,合作社收益按照实收股本比例进行分红,成为“自主经营型”合作社。
2014年,贺小庄村成立了该村的财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实收股本18万元,多年来运营正常,主要经营各类蔬菜的种植。2019年,以贺小庄为中心,与周边其余的四个村合作,申请中央财政扶持资金250万元,建设特色蔬菜种植基地,形成“党总支+合作社+基地”的多村联动发展模式,每年合作社可为周边的经济薄弱村保底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实现了以产业为基础、以组织建设为纽带,一村带多村联动发展的格局。
三方联动,让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有了新动力
牛泉镇按照规划引领、党建引领、示范引领的乡村振兴发展思路,狠抓组织基础,强化各项保障,完善政策规范,夯实了村级发展基础。强化政策引领,规划编制了全镇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将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作为“书记工程”全力推进;强化组织保障,在全镇部署6个党建工作区,大力实施“头雁工程”,围绕“选准一个人、带出一个好支部、培养一支乡村振兴先头部队、带动一片区域乡村振兴”目标,建立支部书记后备人才库,按照“好人+能人”的标准加大支部书记调整力度。破解资金瓶颈,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和“强村贷”金融政策扶持;形成发展合力,充分发挥包镇联村工作组和市派乡村振兴服务队人才、资源优势;创新组织形式,依照“党建引领、企地融合、区域联动、共同发展”的原则,通过村企联建、跨村联建、产业联建等形式,创新建立区域化联合体党组织,探索村居融合、企地融合发展模式。
领办合作社,党支部要发挥核心引领作用,打响发起成立引领力。牛泉镇充分发挥支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实施“书记工程”和“乡村振兴1+1”工程,即每村以党支部为核心,领办一个合作社,发展“一村一品”。贺小庄党支部两委成员为了打消群众顾虑,每人贷款2万元率先入股;东王庄党支部为了成立合作社,多次集体开会讨论合作社发展,达成共识;鹿毛埠在成立金银花种植合作社时,多次组织党员和群众代表到外地参观学习。
在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过程中,如何凝聚群众力量广泛参与,牛泉镇各村做足了文章。青沙沟村合作社制定了章程,健全了组织架构,明确规定收入由村集体和村民按4:6比例分红;鹿毛埠为了搞好金银花种植,先后多次到平邑等地考察,西牛泉组织党员群众到寿光等地学习蔬菜种植技术,亓毛埠多次到泰安、济南选择苗木;贺小庄村创新实施了“1+5+N”的党建帮扶机制,带动群众共同致富。群众看到了党支部真用心、真用力,看到合作社有希望、能发展,人心也慢慢向一起聚拢,群众的广泛参与,汇聚了加快发展内动力。
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过程中,干部越来越自信,群众越来越相信,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我们青沙沟村原来是软弱涣散村,矛盾问题突出,曾经在两三年之内连续换了几个支部书记,班子一盘散沙”。党支部书记王鑫感慨的说,“从去年开始,利用三资清理出来的和群众自愿流转的几百亩土地大力发展土地租赁式产业,形成了蓝莓种植、特色养殖等几个产业项目,党支部的核心作用越来也强。”
有了凝聚力,村两委就有了干事创业的冲劲。“以前牛泉镇有很多村是经济薄弱村,村集体保基本运转都难以为继,更谈不上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和为民服务。”副镇长吕翠华说。像东王庄就是省定的贫困村,全村189户,精准识别的困难户达到76户。成立党支部领办的小米专业合作社后,今年预计可销售小米十万斤,纯收入达到10万元,这才这个山区小村历史上可是第一次。有了这个合作社,村集体收入增加了,发展能力也增强了,在党支部的带领下,东王庄正在策划小米文化、小米深加工等一系列的发展规划。
“党支部干,群众看,干好干孬都有意见”。这是以前的村“两委”干部和群众的形象写照。群众没有参与感,党支部孤立无援。这次牛泉镇各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最为重要的一项就是群众的参与,西牛泉合作社群众入股达到110户,东王庄实现了户户有股,党支部把合作社建成了富民的“利益共同体”,共建才能共享。群众参与的不仅仅是合作社,对村两委安排的其他重点工作也是一呼百应,仅今年启动的“户户通”建设工程中,仅用了几天的时间,各村党员就带领群众清理近50万平方米的路基,为工程建设奠定了基础。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孙银伟
8月26日,在市中区交警大队三中队电动自行车挂牌登记点,民警为市民的电动自行车登记挂牌。该挂牌登记点民警介绍,随着距8月31日挂牌登记截止日越来越近,每天前来登记挂牌的电动自行车日均在100辆左右。[详细]
8月26日,济南老城区马市街提升改造工程过半,改造完成的墙体立面采用复古的灰砖、青石,临街窗户统一为复古的原木色调,整体外观与老城墙色调风格统一,呈现老街原貌。据了解,马市街改造计划下月完工,届时,马市街与起凤桥街、东花墙子街、辘轳把子街街景相辅相成,[详细]
继佛慧山开元寺入口改造项目后,大千佛山片区综合整治的另外一只靴子落地——8月26日,历下区住房和城市建设局对千佛山北入口改造项目实施冻结。新时报记者注意到,这一冻结范围与今年6月发布的千佛山北广场景观设计方案涵盖的范围一致,总面积约8公顷。[详细]
“新工装让人眼前一亮,港华燃气的姑娘更漂亮、更精神了!”8月26日,在济南港华燃气历山路客户中心,前来办理业务的市民霍先生说。[详细]
8月27日,大众网·海报新闻从济南市商务局获悉,今年济南市大力推进“直播带货”等线上线下相融合营销方式的变革,直播电商异军突起,促进了线上新型消费的快速发展,目前济南正全力打造全国电商直播经济总部基地,让电商经济成为拉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生力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