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亓秀宝
责任编辑:贺存玲
“房子拆迁了,谁家有个白公事都没处去,现在好了村里买了移动板房,遮风挡雨的方便多了。”莱芜区高庄街道麻湾村的村民谈起村里办丧事的新变化,纷纷点赞。不仅如此麻湾村推出并落实的一系列暖心又实在的举措,引导村民文明节俭办丧事,让传统的白事既庄重得体,又充满了人情味。
麻湾村因村庄拆迁,村民的居住情况发生了变化。近日,村“两委”考虑到村民办理丧事时面临的实际困难,经过开会研究商议,专门出资购买了两套移动板房,安置在方便村民使用的地点。这两套板房现在成了村里的“便民服务点”,谁家有白事,都可以免费使用,彻底解决了没有场地的问题。
不光提供场地,一直以来村里还有实实在在的鼓励政策。村“两委”大力倡导文明节俭新风,规定凡是本村有老人去世,家属愿意响应号召,不铺张浪费、不大操大办的,村委会就给予200元的现金补贴,并代表全村敬献一个花圈。钱和东西虽然不多,但代表的是一份沉甸甸的慰问和对移风易俗行动的支持,让当事家庭在悲伤之余感受到了来自村集体的温暖。
为了把事办好,村里的红白理事会发挥了关键作用。一旦有丧事,理事会的成员们便会主动上门、全程帮忙。从丧事流程的安排、人员的协调到后勤的打理,他们都一手操办,成了事主家的“主心骨”,极大地减轻了家属的精神和体力负担。为了保障理事会能够长期、稳定地提供这些无偿服务,村集体会给予成员们适当的劳务补贴,这也体现了村“两委”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和认可。
村“两委”深知,改变观念重在平时。除了这些具体措施,还非常注重日常的宣传引导。在村里的公开栏,及时张贴上级部门下发的关于殡葬有关的资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讲解新风尚的好处,潜移默化地营造出“丧事简办不丢面子,铺张浪费才是陋习”的良好氛围。
麻湾村的这一套“组合拳”,把服务、激励、帮扶和宣传完美地结合了起来。它没有生硬的强制,而是充满了人性化的关怀,真正做到了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这不仅有效遏制了陈规陋习,减轻了村民的“人情债”和经济负担,更在全村树立了文明、节俭、和谐的新风尚。(通讯员 任维倩)
初审编辑:亓秀宝
责任编辑:贺存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