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1——85196021

投稿信箱:wode_210@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泉城新闻 > 历下区

凡人善举汇成社会正能量 历下好人事迹扫描

来源:大众网   作者:孙海燕   2015-10-19 13:39:00

日前,房泽秋获得了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和全省道德模范。记者今天从历下区政府了解到,在济南、在历下,涌现出不止一个“房泽秋”,他(她)们以自己纷繁不同的“善举”,传递出向上向善的力量,使济南、使历下成为道德的高地。

陈叶翠探访社区高龄老人。

侯庆庆照顾卧床老人。

    大众网济南10月19日讯(记者 孙海燕 通讯员 马宏展 杨晓琳)日前,房泽秋获得了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和全省道德模范。记者今天从历下区政府了解到,在济南、在历下,涌现出不止一个“房泽秋”,他(她)们以自己纷繁不同的“善举”,传递出向上向善的力量,使济南、使历下成为道德的高地。

    房泽秋,36年悉心照料不能自理的孤寡老人邻居;陈叶翠,在社区的工作岗位上坚持28年,为居民解决了数不清的“小事”;于瑞芝,退休后坚持26年每天都纳鞋垫拥军爱军,只为报答党的恩情……

    还有,献给“养老梦”的侯庆庆、为居民免费理发50年的邹桂兰、“马路局长”朱俊如、全国优秀法官许莉、济南的“福尔摩斯”刘德营……他们很平凡,因为他们就在我们身边;他们很不凡,因为他们的事情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在历下这片舜耕耘过的土地上,凡人善举汇成滚滚洪流,如同点点繁星,装饰了璀璨夺目的道德星空……

    每个名字背后都有段感人故事,都是善的弘扬

    记者在采访中问过房泽秋这样的问题:“后悔吗?”得到的答案是“我只是一个平常人,做了一件平常事。”

    儿子辞去工作、丈夫在期间病逝……无论面临怎样的困境,房泽秋都要把当年那句“跟我走,我照顾你一辈子”的誓言践行下去。背着李玉柱去医院换尿管、经常熬夜怕老人生病、抠大便……常年重复的工作,一点一滴浸润着历下这片道德的沃土。

    你在离家的时候敢不敢把钥匙交给小区内的废品收购员?燕山街道燕南社区的居民敢!从1999年老张来到燕南社区收购废品,他用16年的点滴小事在社区内赢得了居民的交口称赞。他是关键时刻送老人去医院的司机,他是邻居离家旅游时掌管钥匙的管家,他是居委会主任了解各家情况的智囊……他,只是“好人老张”。

    房泽秋、陈叶翠、于瑞芝、侯庆庆、邹桂兰、朱俊如、许莉、刘德营,以及国医大师张灿玾、好邻居苏有生、为农民工义务放电影的徐庆栋、上百个老人的好闺女宋烟霞……一个个历下人家喻户晓的名字,一段段历下人演绎厚德的故事,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历下100.8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树立起了道德标杆,传递着温暖和力量。

    凡人善举是自发行为,道德高地构筑更需激励宣传

    一个好人,代表一段故事;十个好人,代表一种现象;上百个甚至更多的好人,那就是善的风气已蔚然昭昭。做好事不求回报,是历下好人一致的价值追求;让好人都有好报,是历下给予好人的崇高礼遇。

    房泽秋、迟学典、杨凤梅,不管是谁在生活上遇到了困难,都能得到省市区和街道带来的慰问和关心。仅2015年春节,历下区就向第四届全国、省、市道德模范及第一届首善之区道德楷模发放生活补贴18.5万元,并组织全区道德楷模进行免费体检。房泽秋还被增补为区人大代表、侯庆庆当选区政协委员,政治上的关怀既让他们的事迹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弘扬,也让他们有更大的舞台为社会贡献更大的力量!

    “英雄受尊敬、好人有好报”,让历下做好人的风气越来越盛,越来越多的平凡人乐于奉献。从发现挖掘到宣传弘扬,从建立身边人宣讲团到表彰帮扶,从编辑道德故事成书到制作先模人物公益广告……2014年初,历下区下发《典型工作方案》,确定了“系统化储备、个性化总结、立体化宣传、动态化推进”的工作思路,初步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的工作机制;并建立了先进典型储备库,对先进典型分类整理,登记建档、动态管理,随时发现、随时登记、及时入库。

    这些机制带来的是风正气顺,是一组堪称厚重的“好人”数据。近年来,历下区共有37人获得历下好人称号、20人成为历下区首届道德楷模、18人获得济南好人称号、3人获得感动济南年度人物荣誉称号、17人获得省市级道德模范称号、5人获得中国好人称号……

    个体善举汇成社会正能量,成为促进发展内驱力

    德不孤,必有邻;德者先,从者众。在浓厚道德氛围的浸染之下,凡人善举逐渐汇聚成榜样的力量,越来越多的历下人见贤思齐、崇尚好人、学做好人、争当好人,自发加入到“做好人,做好事”的行列。道德的力量,如灯塔凝聚着光辉,似标杆引导人们前行。

    房泽秋志愿服务工作站成立了,为老人、残疾人和孩子们提供服务,一些有一技之长的居民积极加入,某出租车公司车队也加入了;“兵奶奶”于瑞芝亲手教出的徒弟,如今同样迈出了免费为人针灸的步伐;“ 好人老张”加入了社区“老兵”志愿服务队,而这个志愿服务队已经走进了社区每一户居民的心中。

    道德繁星布满历下的星空。211支志愿服务队、161个志愿服务站点、45000多名志愿服务者在社区、院落、街巷,随处可见。也许他已至耄耋之年,也许他正年富力强,可他们都在干着同一件事。这件事很小,小的可能只是捡起一个烟头;这件事也可能很大,见义勇为或者默默奉献数十年。

    这些人的精神已经深深植入了历下发展的沃土;这些人和事代表了历下公民道德建设的成果;不管在过去,还是在未来,这些读来让人啧啧称赞的凡人善举,就像一枚印章,烙在了历下发展的巍峨丰碑之上。

初审编辑:尹玉涛
责任编辑:孙海燕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