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1——85196021

投稿信箱:wode_210@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泉城新闻 > 历下区

明府城—百花洲工程已建80% 7处老建筑整修完毕

来源:大众网   作者:孙海燕   2015-12-17 08:27:00

明府城是济南城市历史遗存最集中、泉城特色最丰富、文化积淀最深厚的区域,拥有芙蓉街、百花洲、府学文庙、题壁堂古建筑群等历史遗存,堪称“老济南”的缩影。

景色秀美的百花洲

具有江南气质的百花洲街景。

    大众网济南12月17日讯(记者 孙海燕 通讯员 马宏展 杨晓琳)明府城是济南城市历史遗存最集中、泉城特色最丰富、文化积淀最深厚的区域,拥有芙蓉街、百花洲、府学文庙、题壁堂古建筑群等历史遗存,堪称“老济南”的缩影。据了解,明府城改造工作一直在进行,今年举行的市委十届八次全体会议将明府城的保护上升为全市战略。
    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作为明府城保护与改造的先导项目——百花洲片区工程已完成7处老建筑保护整修,8260平米仿古建筑,在建的1万平米地下停车场及地上建筑面临收尾,市政配套工程正在抓紧实施,已开工建设的区域占百花洲总工程量的80%。
    明府城—百花洲片区传承历史文脉,提升城市形象
    以明清济南府城为主体的泉城特色标志区,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泉城特色风貌带的核心区,集中了湖光山色、名城园林、文物古迹、传统民居等特色资源,是城市的品牌和标志。在济南市古城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修编中,明府城位于泉城特色标志区的核心部位,是泉城特色标志区“一城、一湖、一环”中最重要的主体。
    百花洲片区工程不仅是泉城特色标志区的重点工程,也是整个明府城保护与改造的先导示范工程。整个片区分为文化休闲区、文化展示区、民巷民俗文化体验区、商业休闲区、传统文化游览区。建成后将恢复济南老城民居风貌,与周边的大明湖、护城河、趵突泉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旅游综合体,集中体现济南山、泉、湖、河、城相依相生的景观,成为济南人迎宾的文化大客厅。
    保护改造离不开居民的大力支持
    “祖辈生活在这里,说实话,我也不愿意搬走”,已经签订拆迁协议的赵强(化名)语气仍有很多不舍,“毕竟这是全市的大工程,而且改造完成后更能增加济南人的自豪感,我也算为全市的发展贡献了一份力。”
    明府城的保护改造离不开广大泉城居民的支持。据了解,在前期工程中,共有279户居民搬迁,为百花洲片区工程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百花洲片区已完成7处老建筑保护整修,建成8260平米仿古建筑,在建的1万平米地下停车场及地上建筑面临收尾,已开工建设的区域占百花洲总工程量的80%,尚有D、E两个区域2000平米待建项目,岱宗街、万寿宫街市政配套工程暂未施工。市政工程未施工是因为某中学宿舍拆迁至今未完成,目前29家住户已有24户签订拆迁协议,其余5户正在协调中。而赵强正是长年住在百花洲畔的居民,“我多年来一直盼望着这里再次成为全市的亮点,再现明府城的辉煌。”
    赵强的心愿在全市的规划中已有体现,百花洲片区规划定位为文化休闲旅游区,老建筑将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进行现代化加固和文化定位,仿古建筑则修旧如旧,尽可能赋予更多历史文化元素,配合高标准设计的泉脉水系、直饮水、市政配套、地下停车等综合设施,着力打造一个功能现代、特色鲜明、“泉水串流街巷民居”的复合型休闲文化场所。“拆迁工作是实现所有这些梦想的基础,需要居民的大力支持”,项目负责人也向记者表达了心愿,“百花洲片区作为全市的重点工程,时间紧任务重。我们非常希望得到居民的支持,让更多的市民和游客尽早看到泉城新名片。”
    细致的文化策划将展现济南风貌
    百花洲片区建成和改造的建筑,都进行了细致的文化策划,综合曾巩、李攀龙、王象春等历史名人,白雪楼、问山亭、万卷楼等历史建筑,联群报社、江西会馆、万寿宫等古建遗存的各方面文化元素进行了定名和文化定位,让14组古建和仿古建筑都有了不同的个性特点和文化特征。如以纪念曾巩为主题的百花居,以纪念李攀龙为主题的白雪山房、以《老残游记》为主题的老残茶馆,以后宰门四大名店为主题的远兴斋酱园和庆育药店等等,无不体现了浓郁的济南地方文化特色和老城历史人文资源。
    这些被赋予灵魂的建筑与百花洲、大明湖自然景观相得益彰、有机结合,初步勾勒了济南山、泉、湖、河、城相依相生的独特老城民居风貌,成为展示历史文化街区稀缺性和唯一性的一张靓丽名片。

初审编辑:尹玉涛
责任编辑:孙海燕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