甸柳新村街道服务赋能“养老”变“享老” 展现民政新作为

2021-06-29 18:02:41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李颖男

甸柳新村街道第二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颖男 济南报道

  甸柳新村街道位于济南市历下区东部,以老旧开放式小区为主,辖区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1584人。近年来,甸柳新村街道积极完善基层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建立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街道积极提升基层民政服务能力,靶向输送养老服务资源,让养老服务更加精准、更有温度。

  老有所乐:

  “长者热线”服务结合入户探访 助老路上不落一人

  6月28日早上8点半,记者来到历下区甸柳新村街道第二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走进大厅,不少老人正在打牌、看电视,有说有笑,场面温馨而祥和。据甸柳新村街道第二社区主任王庆玲介绍,养老服务中心的建成,不但解决了辖区老人的日间照顾、生活保障等问题,还让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得到了极大满足,所以很多老年人都愿意过来。

在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社区老人围坐在沙发上聊天

  “我们虽然老了,但是也需要朋友倾诉,谁遇到烦心事了,第一时间就想下楼来这里找她们聊聊。”家住甸柳三居的王奶奶,在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认识了其他三位老年朋友,每天早上吃完饭她们便会来到养老服务中心,围坐在沙发上,喝茶聊天。“中心的工作人员每天都会提前烧好水,我们来了,人还没坐下,茶已经泡好了。”王奶奶说道。

舞蹈排练

民乐排练

  除了提供聊天、打牌的休闲场所,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更是精心设计了十余种活动项目,涉及京剧、剪纸、太极、合唱等深受老年人青睐的学习课程,并开设法律咨询、心理咨询等与民生相关的服务指导。

工作人员为老年人建立并实时更新基础信息档案及健康档案

  社区工作人员一边看顾着老人,一边整理着每周的入户信息,记者凑近一看,屏幕上整齐有序的表格里显示着每位老人的个人信息、身体近况等资料。

  王庆玲介绍,为确保辖区每个老年人都能够及时享受到服务和照顾,社区对辖区内老年人定期进行摸底,通过开展入户走访工作,为老年人建立并实时更新基础信息档案及健康档案,力保不漏掉一个老人。

  在入户的过程中,工作人员时常会遇到老人在家摔倒无人帮助等意外。为了更加及时有效的了解到老人的需求,甸柳新村街道开设“长者热线”服务,搭建起社区与老人的沟通桥梁。在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社工的指导协助下,社区成立“小棉袄”志愿服务队,招募社区党员志愿者、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家庭医生等专业人员,定期入户探访老人,及时给老人送去心灵关怀及精神慰藉,监测老人身体状况,遇到突发事件,更可以第一时间为老人排忧解难。

  不仅如此,甸柳新村街道依托历下区民政局开展了“亲情E联”服务项目,为街道109位独居老人免费安装红外感应设备及紧急呼叫设备,提供预警联络关爱服务,全力保障独居老人的居家安全。

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助浴室

  老有所养:

  “医养康护一体化”养老服务模式辖区全覆盖

  养老事业重在服务,如何提升档次、给老人提供更好的服务,甸柳新村街道有着推动康养、医养结合的“妙招”。

  记者了解到,甸柳新村街道与历下区民政局共同设计,打造嵌入式、小微化、医护型社区养老中心,既突出辖区特色,又满足了助餐、助医、助洁、助行、助浴、助急等需求。其中,“长者助餐”服务实现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全部具备助餐功能,为辖区失能半失能老人、孤寡老人提供送餐服务。据统计,2020年街道居家养老服务时间累计4.5万小时,发放居家养老餐卡补贴2.7万元。

  与此同时,街道借助社区医院、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等机构,打造建立了社区智慧化医养平台,配套远程专家会诊、智慧家庭医生服务,引进三方机构专业化运营成立9处养老服务载体,实现辖区“医养康护一体化”的养老服务模式全覆盖。

  2020年10月,济南市民政局组织的星级评定中,甸柳新村街道所有养老服务设施均被评定为最高星级。

  老有所为:

  老年志愿者从“接受服务”走向“服务别人”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在服务辖区老年人的同时,为了能够满足老年人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愿望,甸柳新村街道积极为老人搭建老有所为平台,到处显现出一派发挥社会余热的“积极养老”画面。

历下公益银行存折

  “对于有些老人,温饱并不是他们唯一的愿望,他们想要参与到社会的发展中,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王庆玲介绍,街道利用历下公益银行,为辖区老人提供参与社区建设的机会。老人可以借此机会参加入户宣传、交通协管等社会公益活动,并得到相应的积分,累计的积分定期还可以兑换生活物品。

  “参加志愿服务既能充实我的生活,也能帮助其他人,还多了一个沟通交流的渠道。”探矿院12号院3号楼的仇天淑在帮扶他人的同时,自己的身心得到了愉悦,自我价值得到了实现,她觉得很满足。

  在街道社工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老人投入到帮助他人的行列,社工依据大家的兴趣及能力,引导组建专业志愿服务队伍,定期开展志愿服务。“小棉袄”志愿服务队温暖老人,老年志愿者服务队反哺社会。甸柳新村街道通过老年志愿力量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让“养老”在爱心中播撒,让“享老”在奉献中延续。

  转变传统社会养老观念、加强养老服务设施配备、加大养老服务监管力度、重视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完善智慧化居家医养平台建设……甸柳新村街道不断提升民政管理服务水平,满足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切实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甸柳新村街道,让老年人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愿景,如今已经逐渐成为现实。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肖阳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