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谢玮
责任编辑:张娜

【编者按】
法治如磐,筑牢民生之基;民政似泉,润泽百姓心田。在泉城济南的核心腹地,历下区民政局扛起全省民政法治工作联系点的使命担当,以“法治固本、创新赋能”为核心理念,在养老服务、社会救助、社会事务、社会治理等民生领域深耕细作,让法治光芒照亮为民之路,让政策温度直达群众心坎。
从“1+3+N”协同模式的构建,到“三维融合、四阶赋能、分层筑基”机制的创新,历下民政人破解部门联动壁垒,填补政策执行空白,打破“两张皮”困局,用制度创新织密法治保障网。39项救助政策清单滚动发布,13个观察点织密服务网络,144名民生观察员扎根一线,7大主题法治公园沉浸式普法——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举措,让“遇事找法、办事依法”成为居民共识,让“精准滴灌”的法治服务替代“大水漫灌”的传统模式,让执法既有刚性约束更有人文关怀。
本期为第一期报道,围绕历下区民政法治工作,为您解码“法治+民生”的融合密码,呈现制度创新的实践成效,讲述法治为民的暖心故事。后续我们将持续聚焦辖区街道的基层实践,带您走进法治民政的 “最后一公里”,感受辖区街道的创新举措与民生温度,敬请关注。
大众网记者李颖男 济南报道
在泉城济南的核心城区,历下区民政局始终以“民生无小事,法治护民安”为信念,扛起全省民政法治工作联系点的使命担当。
近一年来,区民政局立足“法治固本、创新赋能”核心理念,破解部门联动不足、制度滞后、“两张皮”等治理难题,构建起“1+3+N”民政法治模式与“三维融合、四阶赋能、分层筑基”工作机制,让法治光芒照亮养老、救助、社会事务等民生领域,以良法善治书写 “民政为民” 的时代答卷。

制度筑基:构建闭环体系破解治理难题
法治民政的根基,在于科学完备的制度体系。
面对民生标准高、群众期盼高的区域特点,历下区民政局精准研判民政法治工作的共性与个性需求,以制度创新打破治理瓶颈,构建起“政策 + 执行 + 反馈”的全链条闭环管理体系。
作为全省民政法治工作联系点,历下区民政局率先探索“1+3+N”协同模式:以民政局为牵头核心,联动区直部门、街道形成三方协同力量,依托专业法务团队、13个观察点、144名民生观察员的多元支撑,在普法赋能、联动执法、建章创制三大领域精准发力。
全省民政法治工作联系点调研座谈会后,历下区民政局主动赴全国民政法治联系点(正定县)调研取经,将“理脉络、定方向”的工作思路升级为 “抓实务、强实效、见真章” 的实践导向,通过制度创新填补治理空白。
针对基层政策清单空白、解读滞后等痛点,区民政局联合融媒打造民政法律政策发布平台,将13个部门的39项救助内容汇集成“救助政策清单”,形成全区民生政策“蓄水池”。同时,依托历下创益园建立区级民政法治总阵地,串联13个观察点构建区、街、居三级服务网络,实现政策、资源、力量的集成化供给。
在制度建设上,区民政局靶向发力补短板,制定《关于监督管理第三方服务项目的实施方案》,构建全流程监管体系;出台《济南市历下区公益性公墓管理办法》,规范国资品牌运营模式,得到民政部的肯定;发布老年人高龄津贴发放细则、居家养老服务工单稽核办法等7项规范性制度,让民政业务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执法赋能:多维联动激活法治服务效能
如果说制度是根基,那么执法与服务的融合则是法治民政的活力源泉。区民政局打破“单打独斗”的执法困境,以“联合执法、精准普法、全程监督”的三维发力,让法治力量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在执法层面,创新组建联合执法共同体,携手住建、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在养老服务、殡葬领域开展“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检查,严格落实“事前告知、涉企报备、扫码入企、亮证执法”规范流程。
针对非法社会组织整治、安全生产排查等重点工作,实行项目化管理与清单化整改,定期排查养老机构、殡葬服务机构安全隐患,实现风险防控全闭环。在涉儿童监护等复杂领域,联动关工委、公检法司等部门建立个案协商机制,成功化解多起疑难案例,让执法既有刚性约束,又具人文关怀。
普法宣传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是历下区民政局的另一创新实践。


依托7个大型主题法治公园,开展“宪法进支部”“地名文化社区共建”等沉浸式活动;结合“520”集体颁证、七夕“万象囍事”等节点,将婚姻登记与移风易俗宣传融入街头巷尾,第五届“泉城论善”研讨会线上线下参与人次达9000余人。针对不同群体需求,开发“法佑未来 模拟法庭”儿童法治教育项目,以“剧本杀”形式普及法律知识;联合妇联开展“巾帼法律明白人”培训,与司法局共建“法律明白人”工作室,积极参与《法润历下》普法节目录制,让普法服务精准对接老年群体、未成年人、社会组织三大重点对象。
监督体系的完善为法治民政保驾护航。区民政局打通 12345热线、人民网留言、群众信访等多元渠道,建立“问题直通车”制度,对社会组织管理、矛盾纠纷等领域实行“排查—整改—销号”全流程管控。通过“业务科长讲政策、法务团队讲法规、民生观察员讲感悟”的立体培训体系,实现民政干部学法用法合格率100%,让依法履职成为行动自觉。

民生落地:深耕基层实践厚植法治温情
法治的终极价值,在于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
历下区民政局将法治民政的根系深植基层土壤,通过“民生观察员”“社区联络站”等载体,让法治服务直达群众身边,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依法解决”。


辖区历山名郡社区的“每月 17 日法律开放日”已成居民约定俗成的法治盛宴,专业律师现场提供咨询服务,“名郡优等生”项目整合法律宣讲、婚姻调解等资源,构建全周期婚姻家庭支持体系;千佛山西路社区创新“社区网格+楼院网格”双管共治模式,成立“千禧法律服务站”,每月定期提供遗嘱规划、纠纷调解等一站式服务,社区书记受邀分享法治惠民经验。
这些基层实践正是历下区基层民政法治联系点的生动缩影,通过“网格员+法律顾问+支部书记”的协商联动模式,让法治理念融入社区治理的“神经末梢”。

针对特殊群体需求,历下区民政局打造精准化法治服务。开设24小时救助服务热线和困境儿童保护“兜兜信箱”,开展 “两龄一困”老年人权益保障专项行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东明调研时,对历下维护老年人权益的做法给予肯定。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谋划”,从“制度完善”到“民生实效”,历下区的民政法治建设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
如今,在历下,“遇事找法、办事依法”成为居民自觉,144名民生观察员化身法治“千里眼”,三级服务平台织密民生“保障网”,7项制度文件筑牢治理“防火墙”,联合执法与精准普法让法治温情浸润人心。
潮起历下,法治扬帆。作为全省民政法治工作的先行者,历下区民政局将继续深化“法治 + 民生”融合路径,以协同治理破解联动难题,以动态修订填补政策空白,以队伍建设强化执法效能,让良法善治成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支撑,为新时代法治民政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历下样本”。
初审编辑:谢玮
责任编辑:张娜
2025年山东省第34届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暨“野生动物主题自然笔记大赛”启动仪式在济南动物园举行,活动以“羽你同行 共建美丽山东”为主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