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1——85196021

投稿信箱:wode_210@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泉城新闻 > 平阴县

平阴孝直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近万农民家门口就业

来源:大众网   作者:王亚男 冯安 宋来民   2014-05-28 10:45:00

近日,从平阴县城沿105国道南行20公里来到孝直镇,城镇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道路两侧建筑物做成仿古风格,统一的广告牌匾,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孝直镇成为了105国道沿线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大众网济南5月28日讯记者 王亚男 通讯员 冯安 宋来民)近日,从平阴县城沿105国道南行20公里来到孝直镇,城镇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道路两侧建筑物做成仿古风格,统一的广告牌匾,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孝直镇成为了105国道沿线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近年来,孝直镇以城镇化建设为抓手,充分借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政策,2013年,孝直镇成功申报为省级“百镇建设示范行动”示范镇。目前,全镇7大中心社区和4个基层社区已全面展开,全镇已建成楼房503栋,3132户,48万平方米,入住拆旧2638户,腾空土地2110亩。全镇已有丁屯、展洼、驻地、店子、亓集五个中心社区和白庄、薄庄、孔庄、商庄在建或建成。
  每个社区都有不同的文化符号
  展洼村是和圣柳下惠的故里,受和圣文化影响,该区域群众民风淳朴,讲团结、重和谐。该镇因势利导将这8个村统一规划为展洼中心社区。社区建设突出和圣文化,采取仿古风格设计,建设了和圣文化广场,使该社区具有非常独特的地域文化。
  孝直镇在“美丽乡村”规划建设过程中,注重文化融合,深入挖掘区域文化特色,让“美丽乡村”更具有魅力。结合当地区域文化特点、生活习惯和产业布局,该镇将全镇64个村规划为7个中心社区,4个基层社区。同时,注重将区域文化元素融入到社区建设中,突出每个社区的文化特色,使每个社区都具有自己特定的文化符号。罗圈崖村位于该镇最西部,明洪武年间建村,因四面环山,形如罗圈而得名。该村西的山上有座古山寨,山寨内存有大片石屋,在建设罗圈崖社区时注重保存这些历史风貌,引进了生态旅游开发项目,进行古村落文化开发,留住了村民的乡村记忆。
  工农产业齐发展,近万农民家门口就业
  2014年,刚刚搬进驻地社区不久的刘波就在临近的工业园区内找到了工作,“工资3000多,比在家种地可强多了”,刘波高兴地说。
  “全域城镇化建设不只是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也不是单纯建楼造城,关键在于建设产业体系这一内生动力,实现工农产业与城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该镇党委书记刘忠亮说。该镇通过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为城镇化提供了强大的产业支撑,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该镇立足平阴工业园南区这一优势,先后投资5000多万元,打通了高速公路延长线,扎起了园区道路框架,对工业园区主干道进行了绿化,埋设天然气管道3.6万米,园区内基本实现了“八通一平”,园区承载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园区内已落户企业12家,总投资达10亿多元,形成了新的产业集聚区和经济增长极。同时,积极扶持壮大机械制造这一传统产业,拉动制造业扩规模、上档次,推进了园区联动、高效、互补、可持续发展。新型工业化建设不仅壮大了镇域经济,而且吸纳7000多农民家门口就业,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梯度转移。
  该镇还抓住被列为济南市现代农业示范镇的有利时机,以土地流转为先导,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提升农业特色化、集约化、现代化水平,拓展农民本地就业增收机会和空间。截至目前,全镇发展蔬菜7万亩,土地流转面积达到3万亩,吸纳近3000名群众就地进农场、蔬菜基地打工,不仅带动群众户均增收过万元,还使农民逐步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试行楼长管理模式 实现服务零距离
  最近,展洼中心社区居民展军有了新职位——楼长,“别看这楼长不是什么干部,管的事可不少,矛盾调处、卫生检查、扶危济困么都管”,展军说。
  在推进社区建设的同时,该镇积极创新社区管理形式,推广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管理委员会、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合作经济组织、社区监督委员会“五位一体”的管理体制,实行物业集中管理、垃圾集中收集、污水集中处理,推进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大大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今年,该镇又在展洼中心社区试行了楼长管理模式,42栋居民楼每栋推选出了1名推选出热心公益事业、责任心强、公正廉洁的楼长,并制定了政策宣传、治安维稳、矛盾调处等十项楼长职责,实现了管理服务零距离。

初审编辑:尹玉涛
责任编辑:王亚男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