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1——85196021

投稿信箱:wode_210@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泉城新闻 > 商河县

服务民生赢“三心” 社会和谐促稳定

来源:   作者:王哲   2015-02-06 16:17:00

近年来,商河县公安局以“维护稳定、服务民生”为工作重点,依托民生警务平台,坚持问题导向、警务前移、重心下移,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五年位居全市前列,行风评议成绩先后两次取得全县同类部门第一名。

  大众网济南2月6日讯(记者 王哲 通讯员 任卿君)近年来,商河县公安局以“维护稳定、服务民生”为工作重点,依托民生警务平台,坚持问题导向、警务前移、重心下移,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五年位居全市前列,行风评议成绩先后两次取得全县同类部门第一名

  一、强化安保,令群众安心。一是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回应群众诉求。县局建立了群众诉求落实机制,由民生警务平台负责汇总、梳理,分管领导牵头,各业务单位具体负责,实行“一件一汇报,一天一通报”制度,责任到人,问责倒逼。平台运行以来,采纳群众社会治安管理建议200余条,根据群众举报,先后发现火灾隐患150余处,下发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30余份;查处违法犯罪行为200起。二是主动行动,积极开展排查整治。县局以“防患于未然”的责任心,联合党委政府,有效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对治安管理相对疏漏、治安秩序相对混乱的场所和行业,集中开展了暂住人口、流动人口、出租房屋清理整顿活动。围绕校园安保、企业内保、社村防范,滚动排查整治治安隐患,对治安混乱场所定期开展综合治理,达到以点促面,积小胜为大胜,积小安为大安的目标。共开展清理整顿活动100余次,排查整治治安安全隐患40余项,是加大投入,建立安保工作长效机制。深化打防管控一体化建设,提升社会面安全管控能力,县局投资400余万元建成了交通情报信息研判中心和县局数据存储中心,全县新增监控探头3000多个,新建卡口4个。购置了武装巡逻车、防暴枪等300多万元的武器装备,公开招聘了61名应急队员和文职协勤,并完善维稳处突工作机制,为全县安保工作的长态、良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规范执法,使群众顺心。一是立足涉法诉求督办,提高执法办案效率。县局建立民生诉求办理制度,完善领导签批督办机制,规范办理流程,民生警务平台对涉法诉求全程跟踪督办,并协调涉及部门通力协作,深化办理实效。成立“疑难案件研判会商小组”,由分管领导牵头相关科、所、队集中讨论工作方案,理顺了工作程序,提高了办理效率,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赞誉。截止目前,共督办侦破行政、刑事案件400余起,被群众感谢200余次。二是完善执法纠偏机制,全面查改执法突出问题县局成立了案审委员会,制定《商河县公安局案审委员会工作规定》。全局所有案件全部经法制部门审核把关,通过审查、审理、审核,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案审委员会研究案件,严格按规定程序执行。重大涉案财物处理由案审委员会集体研究决定。当事人身份特殊的,强制措施异常变动、异常出所的,必须逐级报告,从而有效加强了内部执法监督三是严格通报和考核奖惩,力推工作作风整改。县局将涉法问题办理等纳入民生警务平台考核,定期通报工作情况,并作为年度民生警务平台工作先进评选标准。对梳理发现的投诉比率上升问题,认真分析原因,就民警执法过程中出现的态度不够端正、工作方法不到位等问题,下发“整改任务立项通知书”,分管领导亲自调度整改情况,确保问题不重复发生,工作作风全面提升。

  三、提升服务,让群众暖心。一是优化窗口服务。坚持“服务跟着群众走”,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最高标准,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健全了服务首问、首接、首办负责三项制度,在窗口单位实行错时工作制、弹性工作制,主动推行代办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将一声问侯暖民、一杯茶水敬民、一份提示便民等措施贯穿于各服务窗口工作中。二是简化办事程序。部署开展了让群众“不找人、少跑腿、办成事、心舒坦”主题活动投资20余万元为各个服务窗口安装了“阳光评价系统”,加强窗口服务全时动态监督。先后推出了交通违法行为集中处理平台、异地办理身份证等多项便民利民举措。对群众反映的噪音扰民、超生落户难等突出问题,第一时间会商整改办法,及时解决了一批疑难问题。三是深化需求服务。县局定期分析群众诉求,积极回应群众所需所盼,主动推行“您的困难我来帮”下基层行动,参与矛盾纠纷调处,深化警民互动。常态化开展“大走访”、“警民恳谈会”,变群众“上访”为主动“走访”,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初审编辑:尹玉涛
责任编辑:王哲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