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桥镇小蒜头做成大产业 全产业链发展打造产业发展新格局

2021-07-02 10:12:33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张玮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张玮 通讯员 闫家明 济南报道

  作为整建制大蒜生产专业镇,今年以来,白桥镇立足产业优势,以济南大蒜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园为平台,积极引进产业链上下游项目,通过项目带动形成保鲜贮藏、精深加工、贸易流通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

  进入6月份之后后,大蒜销售进入高峰期,作为以大蒜加工为主的白桥镇济南大蒜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园也迎来了大蒜加工期。在大蒜加工车间内,工人们将一袋袋大蒜倒入机器内,经过去皮、水洗、切片、脱水、烘干,最后工人将加工好的蒜片进行整理打包,整个加工过程全部实现自动化操作。据生产线承包人李孝华介绍,今年他是第二年加工蒜片,一条生产线每天可加工大蒜100吨以上,加工的蒜片主要以出口为主。

  随着大蒜加工生产线的运行,园区的核心工程污水处理厂已提前完成检修进入运行状态,日处理污水达到2400吨,大蒜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水经过处理后,以cod≤60的标准实现污水达标排放,解决了大蒜加工企业的环保问题,真正让企业生产无忧。

  大蒜是白桥镇的主导产业,远近闻名,大蒜的种植历史更是悠久,由于所产大蒜具有质地好、耐储藏等优点,一直深受市场欢迎。但由于没有自己的大蒜深加工企业,一直以来,白桥镇也仅仅是在产业链条的底端,扮演着提供原材料的角色,当地的大蒜价格一直被外地市场牵着鼻子走。

  今年这一现状发生改变。白桥镇以济南大蒜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园为平台,先后引进大蒜精油、黑蒜加工等产业链关键项目,通过项目带动,实现把大蒜产业链高附加环节留在了当地,同时带动大蒜生产基地平均每亩增收400元以上。

  在大蒜收获期间,会产生大量的大蒜秸秆,相比较玉米秸秆,大蒜秸秆不仅不能做青储饲料,还田的成本也比较高,因此田间地头、道路两侧、河道两岸就成为大蒜秸秆的“安家”之处,不仅影响环境,堆积时间长了还会产生刺鼻的味道。但今年,白桥镇的一家企业却将这些“废弃物”变成了人人争抢的“香饽饽”。

  据了解,这家企业是由济南新祥瑞牧业有限公司建设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改扩建项目,项目总投资1300万元,新建智能化高温发酵设备一套,通过将大蒜秸秆与动物粪便混合原料进行发酵,就能变成高效的固态有机肥。通过在区域范围内推广有机肥使用,不仅使土地有机质增加,也减少化肥的使用,大蒜品质得到提高。目前公司的两条有机肥生产线全部开足马力生产,整个大蒜收获季下来,可消化大蒜秸秆6万吨以上。

  除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改扩建项目,投资2亿元的山东林华有机饲肥项目也正式落户济南大蒜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园,以大蒜秸秆综合利用为主的大蒜产业下游产业链正逐步完善。

  目前,山东德丰食品科技、济南商玉宝食品科技、志远宏大冷库等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涵盖“产、供、销”产业发展全产业链,加速形成产业发展新格局,加快乡村振兴的步伐。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玮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