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的民族乐器
来源:大众网 2015-09-14 16:08:00
维吾尔民间乐器品种多、制作美、着色好、音质悦耳。在民间较为广泛使用的乐器主要有:弹布尔、都塔尔、热瓦甫、达卜、纳格拉、红铜器等。
弹布尔
其声铿锵、悦耳,十分独特。弹布尔常用作独奏乐器,在家庆宴乐中与热瓦甫、手鼓等乐器组合,为歌舞伴奏。
都塔尔
是维吾尔族民间唯一的指弹弦乐器。这种乐器音乐柔美,可独奏,也可与手鼓一起为歌舞伴奏。尤以南疆喀什一带盛行。相传十四世纪已出现。记载见毛拉·艾斯木吐拉穆吉孜《乐师史》。 都它尔用桑木或杏木制成,全长120至130厘米。琴杆细长,指板缠十五至十八个丝弦品。音箱瓢形,用十一或十三块两端窄、中间宽的木板条拼粘而成。面板用桐木,上部开五个小音孔,组成花朵状,下部支有琴码。琴杆上端为琴头,平顶无饰,正面和左侧面各置一双角状弦轴。有两条肠衣弦。琴身周围用贝壳和驼骨嵌以黑白相间的精美花纹图案。
热瓦甫
是维吾尔、塔吉克和乌孜别克等少数民族所喜爱的弹拨乐器,比较普及。弹奏时左手握颈斜滑走弦,右手持牛角片或竹片弹拨演奏。热瓦普,又称拉瓦波、喇巴卜。相传创制于十四世纪。毛拉·艾斯木吐拉穆吉孜《乐师史》中记载,热瓦普起源于南疆喀什。
民间流传的喀什热瓦普,全长130厘米音箱呈半球形,用整块桑木挖制,面部蒙羊皮或驴皮。琴头的弦槽部位向后呈直角弯曲。琴杆上缠有二十八个丝弦品位。琴杆与音箱连接处两侧各设一弯角。琴杆、音箱上镶有驼骨、贝壳等装饰。主奏弦和四至六条共鸣弦,均用钢丝弦。新型热瓦普全长93厘米。音箱较大,采用多板拼合,蒙蟒皮,琴杆较短,上黏指板,嵌二十四或二十五个铜制品位,按十二平均律排列。不置共鸣弦。 演奏时,琴横于胸前,左手扶琴杆、食指、中指、无名指按弦,右手腕部挟着音箱,拇指、食指执三角形牛角或塑料拨片弹奏。用于独奏、合奏、伴奏。
纳格拉
是以木槌敲击演奏的乐器,汉语称铁鼓。主要用于盛大节日和婚礼。它与唢呐相配合,创造出一种欢快喜悦的气氛,令人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起来。鼓腔用生铁铸成,近年有用铸铜或厚铜板制作的。上口宽大,两侧设环。鼓面蒙羊皮、驴皮或骆驼羔皮,鼓皮四周由皮条或绳索绷紧并拴系于身中腰。通常两个组成一对,鼓面直径大者27.5厘米,小者20.5厘米,鼓高20至30厘米。两鼓音高为四度或五度关系。
达卜
汉语称手鼓,是维吾尔族民间广泛使用的古老的打击乐。为合奏和伴奏不可缺少的乐器,它声音脆亮,在乐队中起着统一节奏和速度的作用。它是波斯阿拉伯文化东传的产物之一。
达卜,因敲击发出[达]、[卜]两重音乡而得名。在敦煌北魏时期(439-535)壁画中已见其形象。鼓框桑木制,单面蒙羊皮、小马皮或驴皮,鼓框内侧缀小铁环。改革的达卜则蒙蟒皮。有大、中、小三种形制,直径20至52厘米.
责任编辑:缪伟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