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成为学生大课堂
来源:济南日报 2013-09-17 15:57:00
为了让广大青少年度过一个安全、健康、文明、快乐的暑期,济南市博物馆根据未成年人的心理特征与精神需求,求真务实,爱于心、践于行,为暑期的青少年量身定做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原标题:让博物馆成为学生的大课堂
□本报通讯员 刘小漪
为了让广大青少年度过一个安全、健康、文明、快乐的暑期,济南市博物馆根据未成年人的心理特征与精神需求,求真务实,爱于心、践于行,为暑期的青少年量身定做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小小讲解员”让传统项目焕发新的生机
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今天,博物馆在发挥其传统功能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服务功能。市博物馆在暑期青少年活动的项目定位、策划、实施过程中把爱心放在首位,在科学、合理、爱心、诚信、责任并举的思想指导下,真正发挥博物馆青少年活动的独特魅力,让一些传统项目焕发出新的活力。
“如何使这些传统项目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吸引孩子们积极参与并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取知识,有所收获,我们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市博物馆馆长李晓峰介绍。据了解,今年暑假,市博物馆组织了小讲解员培训、文博讲堂、参观博物馆等传统活动项目。
小小讲解员培训活动是市博物馆暑期活动项目之一,7月7日在市博物馆活动中心正式拉开帷幕。该活动由博物馆资深讲解老师对小讲解员进行现场培训,从中选拔出能熟练掌握讲解内容、讲解技巧、积极参与节假日讲解服务的小讲解员。在活动之初,市博物馆青少年活动部广泛听取了家长和孩子们的意见和建议,从培训课的时间安排、参加培训人员的数量、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分组、讲解词的通俗性、趣味性等方面做了周到细致的研究分析和考量。“甚至接送孩子的家长如何安排,博物馆都进行了专门的研究。”青少年活动部的工作人员介绍。
据了解,市博物馆把暑期活动集中安排在假期前一个月进行,为孩子们留出暑期作业、旅游休闲时间。考虑到小讲解员的年龄大都在10岁左右,仍需家长接送,所以该馆的培训课依旧安排在周末的时间,便于孩子及家长的参与。为保证每位孩子得到最好的学习和锻炼机会,培训中,讲解的老师因人施教,循循善诱,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了济南历史文化知识,培养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及沟通能力,使小讲解员培训这一传统活动项目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文博课堂”点燃兴趣的火焰
7月13日上午,50名中小学生及家长冒雨参加了市博物馆组织的“文博讲堂”活动。这次的主题是讲述济南地区的考古发掘。主讲老师是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工作在一线的青年考古专家,他以自己多年的考古经验、大量珍贵的考古发掘图片、视频资料、寓教于乐的讲解风格为广大青少年展示了我们家乡神秘的“地下故事”……为时两个半小时的讲座中途没有休息,居然无一人离场,即使去卫生间的孩子也都是急匆匆地去,小跑步地回到讲堂,生怕落下讲座内容。
“没想到在我的家乡济南,会有这么传奇的‘地下的故事’”。东方双语实验学校三年级刘宗翰同学听完还意犹未尽。
据了解,市博物馆为孩子们举办讲座是极其普通的传统活动。但如何让小听众们对这项司空见惯、平平常常的活动形式产生兴趣,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是市博物馆在活动开展初期主要考虑的事情。对此,市博物馆青少年活动部就“文博讲堂”活动的开展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他们首先就以往讲堂形式容易出现的听众昏昏欲睡、中途退场等现象的原因作了分析,从主讲人的确定上大胆尝试聘用年轻有活力的青年专家;从讲解内容上认真思考青少年这一群体的特殊性,确定讲座内容既要有知识性又具趣味性;讲座风格上,和主讲人多次沟通,避免拖沓冗长的文字叙述,以视频、音效、加入现场和听众互动的环节,活跃现场气氛,调动听众情绪,让在场的每一位听众都能精力集中,不虚此行。
由于工作人员的精心策划和准备,“文博讲堂”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为文博讲堂活动的常态化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观博物馆”提升青少年历史文化素养
“探寻历史 走进博物馆”是市博物馆青少年暑期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为平台带领更多的青少年朋友走进家乡的各类博物馆,传播家乡的历史文化。
7月10日上午,市博物馆组织孩子们参观了“济南商埠文化博物馆”、“蔡公时纪念馆”,这是参观博物馆活动的第一站。通过讲解员精彩的讲解,小观众们对济南商埠的历史及其旧貌新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参观蔡公时纪念馆,让小观众们真正认识了一位杰出的敢于面对豺狼虎豹,痛斥敌酋,宁死不屈的英雄。
“参观博物馆活动,形式看似简单,实际工作却很繁琐”。据工作人员介绍,首先他们要选择适合孩子们参观的博物馆,合理制定组织参观人员的数量,并确保每一位小观众的安全……每次参观活动总是工作人员最早到达现场,参观结束后,小观众和家长们安全离开后才最后离开现场。参观活动中每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情,都包含了博物馆工作人员的爱心和责任。“青少年暑期系列活动是市博物馆为加强青少年素质教育、传播弘扬祖国历史文化、践行博物馆职能的重要体现,我们就想踏踏实实为孩子们做一件实事、好事。”
责任编辑:彭斐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