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节日美化节俭亲民
来源:济南日报 2013-09-27 16:20:00
金秋十月,风清气爽,在这个美好的季节,泉城百姓将先后迎来国庆节、十艺节两大佳节。据统计,全市园林部门在主要道路、重要节点,公园景区、绿地广场等地,集中布置花卉700万盆,摆放花树、花钵、花柱350组,移动景观1000余箱,立体造型48组。
原标题:泉城节日美化节俭亲民
金秋十月,风清气爽,在这个美好的季节,泉城百姓将先后迎来国庆节、十艺节两大佳节。为营造美丽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给“市民的节日”增色添彩,市城市园林绿化局秉承“立足民生,卓越服务,园林让泉城更美好”的工作理念,围绕“盛世金秋,多彩十艺”主题思路,以节俭亲民为宗旨,精心组织节日美化工作,截至目前,已全部就绪。
在今年的节日美化工作中,市城市园林绿化局结合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积极践行党中央厉行节约、服务群众、注重实效的有关精神,按照“隆重热烈、务实节俭”的要求,提出了“布局合理、特色鲜明、气氛热烈、节俭实效、贴近群众”的美化原则。参与美化工作的各区园林部门及西区建设指挥部、泉城广场管理处等单位,在选材、定址、栽花、造型及养护等各个环节,融入节俭亲民理念,减少大型花坛布点,不选用名贵花木,立体造型使用以前的旧钢筋骨架、移动景观循环利用等等,实现了不追求体量,重在烘托节日气氛,美化百姓生活环境的目标。
据统计,全市园林部门在主要道路、重要节点,公园景区、绿地广场等地,集中布置花卉700万盆,摆放花树、花钵、花柱350组,移动景观1000余箱,立体造型48组。与去年秋季美化工作相比,此次节日用花总量减少约30%。这其中,七贤广场的“龙腾盛世”、腊山河桥的“梦之门”、太和广场的“丹凤朝阳”等立体造型不仅沿用了多年使用的花架,而且通过变换摆放区域、重新更换花卉等形式,焕发了生机。在花材使用上,为降低栽植和管理成本,各区园林部门、各公园景区都尽量保留夏季栽植的花卉,并选用花色艳丽、适宜粗放管理的鸢尾、萱草、马蔺等宿根花卉。立体造型在修补翻新原有造型的基础上,主选观赏期长、易养护的佛甲草、五色草、凤仙花、四季海棠等品种制作新作品。在中心城区重点区域以及主要广场、重要路段摆放的移动景观,多使用了原有花箱,如夏季摆放荷花的花箱,用来摆放百日红等开花植物。同时,还采用修剪、控花等园艺手法,实现多次摆放。这样的循环性利用,不仅节约了大量资金的投入,而且增强了绿化美化的可变性、多样性和快捷性。“双节”期间,市区行政办公场所也不再统一摆花。由于节约措施的大力实行,今年秋季美化用于购置花卉的资金至少减少了三分之一。为了降低后期养护管理成本,并有效延长花卉观赏期,园林部门还采用了微喷、光电、微型穴盘苗栽植、抗蒸腾剂、保水剂等新技术、新工艺,使大部分花卉花期能够延续到今年10月底。
尽管布花总量减少,但为了保障美化效果和水平,全市园林部门在布花格局上力求创新,在文化内涵上深度挖掘,在园艺水平上努力提升。今年花卉布置总体格局突破了传统模式,首次以“三区、八场、九桥、十园、多点、多线”为重点,形成平面与立体、静态与动态相补充,点、线、面相结合的合理布局。“三区”是指主城区、西部城区、东部城区三个美化重点区域;“八场”是指在泉城广场、历下广场、英雄山广场等市民游客集中的广场,布置花钵、花坛、平面摆放、移动景观、立体造型等,以展示泉城人民的热情好客和济南的靓丽新姿。“九桥”是指采用挂花、花树、花钵、移动景观、立体造型等形式,装点八一立交桥、腊山立交桥、堤口路桥等九座大桥桥体。“十园”是在天下第一泉的四大景区及千佛山景区、动物园、泉城公园等十个市属公园景区内,通过摆花、造型等形式,为游客营造欢乐优美的游园环境。“多点”和“多线”是指在20处城市道路节点和37条主干道及其它部分重要道路上,采取地栽花带、花境,摆放花坛、移动景观等多种形式,营造线条流畅、色彩绚丽、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
全市营造的40余个立体花坛在彰显泉城文化,贴近群众生活方面,下了一番功夫。如,马鞍山三角绿地的“辉煌盛世”、马鞍山路与玉函路交叉口西北角的“魅力泉城”、阳光新路路口的“舞”等造型,突出了欢庆“双节”主题,体现了齐鲁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和谐共荣;槐苑广场的“灵动之泉”采用泉眼、水纹等元素,展现了济南泉水的灵动和美妙。天下第一泉大明湖景区的“凤舞东方”、趵突泉景区的“天下第一泉”和“普天同庆”、千佛山景区的“精彩十艺节、美丽千佛山”与“佛山之秋”,泉城公园的“泉之韵”和“欣欣向荣”等,也都凸显了泉城特色和园林文化。地栽花卉在延续传统片植的基础上,新增了利用多重植物体现生态意境的花境和文化意味浓厚的园林小品等新形式。
2013年的节俭型节日美化工作,已成为我市一道靓丽风景,不时地吸引市民驻足观赏,也引来广泛好评。(本报记者 韩霄鹏 通讯员 哈新英 曹青)
责任编辑:彭斐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