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1——85196021

投稿信箱:wode_210@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热图

和谐迸发出的城市魅力

来源:济南日报   作者:刘媛媛   2013-09-30 10:03:00

和谐幸福归于民生点滴  一向沉着低调的济南,2013年5月却在全国名声大噪,在《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北上广”失足前十,而济南高居榜首。2013年10月8日,济南二环西路将结束施工,正式通车,这也就意味着燕山到腊山可以不下高架,济南西进畅通无阻。

原标题:和谐迸发出的城市魅力

 

 

 

 


  □本报记者 刘媛媛
和谐幸福归于民生点滴
  一向沉着低调的济南,2013年5月却在全国名声大噪,在《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北上广”失足前十,而济南高居榜首。有外地朋友发问:“济南,真的有那么幸福?”回答不应该是抽象的是,或者不是,立足济南民生,幸福济南就在人民点滴生活中。
  旧时王府家中泉,流入泉城百姓家。
  背倚着大明湖,曲水亭街就像缱绻在济南市中心的江南一隅,沿着深巷,寻觅人声,热闹的王府池子尽在眼前。
  老舍说,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老城、古城楼、古石路、石城墙、道道清溪倒映着山影。济南古朴、安静、祥和,这其中沉淀着济南古典文化,还有包容流淌在每个济南人血液里。
  这就是济南的和谐,衣食住行,不张扬、不炫耀、不喧哗,但驻扎在每个济南人的心中,感染着来到踏入济南土地的每一个人。

更安
  安全、营养、美味是市民对食品的要求,三五元钱,走在街边就可以吃上一顿放心早餐成市民习惯,而这一生活方式需持续下去。
  清晨,伴着熹微的阳光,走进放心早餐店,点一杯豆浆,要几个酱肉包和油条,人均三五元,一顿营养又丰盛的早餐补充能量,这就是济南人的生活。
  据了解,目前,济南共培育放心早餐工程企业6家。每天,济南约30万人享受着放心早餐服务,占全市早餐市场的份额的60%左右。近三年来,即便是物价有起有落,省城早餐建设企业的早餐价格保持稳定,市民3到5元钱就可以吃上放心早餐。
  近3年内省城新建放心早餐网点,约占过去十几年建设数量的一半以上。据统计,省城6家放心早餐建设企业、累计投资约1.5亿元,新建和改造主食加工配送中心6处,累计达到12处;发展早餐连锁店171家,累计达到296家;设置早(午)餐车70辆。“以前买个早点需要跑好远,现在好了,在小区门口,就有便民放心早餐车,吃着心里也踏实”,市民苏女士称,“还希望放心早餐服务点能更密集一些”。
  “有时候上班赶时间,走出家门,买上早餐,带上车就开车去上班了”,市民刘女士称,“放心早餐车,就像中国的takeawayfood,不管有多着急,只要需要,随时都可买到”。
  “放心早餐工程”选址市民说了算。近日,有消息称,商务部门、城市执法部门拟联合规划制作济南市“早餐地图”,并可尝试将早餐点的选址权下放到街道办事处,若推出,这是继西瓜地图、便民自行车摊地图之后,又一项便民举措。“在固定位置规范化经营,既方便市民,又保护城市市容环境”,市民苏女士表示,“想吃早餐,先看地图,省下跑腿寻找了,到时候放心早餐店密布,挤掉脏乱差的小餐点,济南放心早餐形成产业集群,发展前景相当可观”。

更宽
  2007年的中秋节,济南槐荫区棚户区的居民,捧着手中的月饼,在棚户区过了最后一个中秋节。
  2013年中秋临近,往日棚户区的居民,有些已经上楼,整洁的街道宽敞的房屋,一家人齐聚一堂话变化,这中秋节的团员味道更浓烈。“老城区换新颜,棚户区改造,不是让居民上楼,多盖几个钢筋混凝土的楼房。”市民李先生称。而是将旧城开发融入21世纪新潮的设计理念,将原有的古街古巷进行建筑风格的二度创作。融合古典文化的浓厚底蕴,加上现代活泼的时尚元素,加入民众对新的幸福生活的期待,过去、现在和未来理念融合到一起,老城区的保护性开发,让人民尝到了旧城改造为民的甜头。
  济南城镇体系不断完善,硬件设施不断提升的同时,也提升城镇承载能力,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基本形成了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和小城镇构成的城镇体系。不断改造延展,省域城镇空间格局初步现形。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济南不断迸发吸引力。“希望棚户区、危旧楼和城中村改造不断推进,这样棚户区居民上楼,腾出更多的空间搞绿化和商业实体,让济南既大气,又宜居”,李先生称。“走在济南的商埠区街道上,就像走在时光交错、新旧交替的时空中”,来自安徽的小陈赞不绝口。济南商埠区改造保留了济南浓厚的历史文化,同时,又穿插了当前现代高超的设计理念”。小网格道路格局彰显济南商埠区的精华点,很有前瞻性。道路两侧法国梧桐郁郁葱葱、近代的西洋和中式建筑搭配错落有致,改造时复古处理保留了本来的济南味。“希望济南能将更多的老街区进行复原改造,现代设计加上古典风韵,让文化以更有视觉冲击力和时代感的方式展现出来”。
  不见低矮小平房,处处高楼现风姿。绿地环绕花园式住宅小区,古今一体综合性商业街区,漫步济南,正如行在英伦街头。

更畅
  出门乘坐BRT,远路就选轻轨去。济南轻轨建设迫在眉睫,高架、轻轨、发达的公交运输让济南进入飞速发展时代。
  2013年10月8日,济南二环西路将结束施工,正式通车,这也就意味着燕山到腊山可以不下高架,济南西进畅通无阻。
  以前坑坑洼洼、尘土飞扬的二环西路一直是广大司机朋友的心头病。2011年5月正式施工以来,地下、地面、高架3个层面施工紧锣密鼓。其地上BRT站台也在规划之列。二环西高架将与北园高架、二环东路高架相通,自此三分之二的主城区被高架环绕。“通车后可直接驾车从北园高架上通过青岛路通往济南西站。也可从燕山立交桥驱车前往腊山立交桥,中间不用下高架”,市民谈起二环西路通车格外兴奋。
  二环西路正式通车在即,济南公交BRT“第七线”也引起了市民的关注。二环西路沿线部分路口已建成站台。将于本月底开通。按照相关规定,在黄岗将有公交枢纽,该枢纽投入使用后,北园大街、无影山中路与二环西路将有BRT连通。“BRT迅速快捷,希望多设置几条线路,换乘站牌衔接好,这样出门坐上车,就能绕着济南绕上一圈,饱览济南风景”,市民刘女士称。
  如果说二环西路的建设直接惠及济南“西进”的话,那经十路确为济南“东拓”、“西进”的基础性工程。双向10车道,90公里的路程,周边绿化美观,沿线济南豪华的商业圈和经济实体蓬勃发展。“坐着公交,从济南东头就能直接到济南西站,真是又便利又快速”,市民感言。“速度提上去,安全有保障,一直是市民乘车愿望”,刘女士称。公交专用道和港湾式公交停靠站,使公交车平均车速由原来的13至15公里/小时提高到现在的20公里/小时以上。通过交叉口渠化设计、增加车道数、设置调头车道、整合邻街出入口等措施,有效提高了交通的效率和效益。
  交通惠民,网状交错,作为城市脉络,贯通开来。“希望济南能多建设几条多功能,有交通承载量的道路,出行不怕堵,周边商业圈林立,让整个城市活跃起来”,市民刘女士称。
群众的期盼就是城市前进的动力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群众的期盼,就是我们所有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就是一个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初衷与归宿。
泉群喷涌道路空中走
“希望每个社区都有几个便民快餐店,每天都能吃到营养又安全卫生的食品”,白领小林说。民以食为天,便利而安全的餐饮直接提升着居民生活品质。“旧城焕发新风采,让济南更加美观大气。居者有其屋,市民安居乐业”,小林表示,济南棚户区改造、旧城改造工程,拉动济南城镇化进程,而这就无疑推动着济南居民生活水平提高。
  二环西路BRT作为济南第7条快速公交线路,在开通后,济南西部居民乘坐BRT就可直接到济南东。到2020年前,济南将形成包括北园大街、经七路等在内的“五横七纵”快速公交走廊。快速公交日承担乘客运送量将达130万人次,市民表示:“快速公交系统站可免费换乘,到时候远距离出行省钱不少呢!”。
  除了高架桥建设之外,轨道交通建设将把济南发展进一步带入“急速”模式。“听说,轨道交通要近几年开始投入建设,建成以后,从西城到东城仅需10几分钟”,说起轨道交通建设,市民张先生赞不绝口,“轨道交通直接抬高济南城市形象,济南也将立足大都市之林了,当然,在建设轨道交通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护好济南泉水持续喷涌”。
社会祥和生活更幸福
“以前红砖板墙、满是油烟的小房子,变成现在的高层住宅楼,变化不是一点半点”,市民蔡阿兴告诉记者,就在他的住所附近,三年来的变化让人目瞪口呆。“之前去棚户区走亲访友,如果不熟悉,肯定会迷路,狭窄的小路几乎不能容纳两个人并排行走”。
  住在市中心的蔡阿兴今年69岁,来济南已有50个年头,早年应征入伍来到济南军区,虽是江苏无锡人,在济南时间久了,能说几句还算地道的济南话。“这不,刚一上公交车,就有年轻人给我让座了,走过大半个中国,济南民风还是相当好的”,蔡阿兴现已退休,即便如此他并未闲着,背着相机,坐上公交车,穿梭在济南大小景点,采风拍照,“济南的大小园林,现都是济南市民的后花园,走到哪里都是风景”。
  济南安全指数高,民心淳朴、生活祥和、社会和谐是蔡阿兴对济南的评价。50年前,他入伍到济南军区后,很快就融入了济南。“现在整个家庭都在济南,老家无锡只有兄弟姐妹,隔三差五还会回家看看,从济南西站乘坐高铁到江苏,不过3小时。”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彭斐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