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历史与文化装点生活
来源:济南日报 2013-09-30 10:14:00
她体现在那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街角,体现在一座似曾相识的老建筑,体现在生动无法取代的一句方言,体现在每位市民的一颦一笑中。现在的曲水亭街依然完整地保留着《老残游记》中“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泉城风貌。
原标题:用历史与文化装点品质生活
□本报记者 胡磊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
她体现在那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街角,体现在一座似曾相识的老建筑,体现在生动无法取代的一句方言,体现在每位市民的一颦一笑中。
在衣食住行早已富足、科技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代社会,最能触动内心深处那抹柔软的,往往是这个城市的“文艺范儿”。
期望在“泉水垂杨”中
安度晚年
绿柳成荫的泉池边,“曲水流觞”的画面早已化作了潺潺的流水和垂钓者,日夜不停流淌的泉水诉说着对岁月静好的希冀。
曲水亭街是泉城济南一条闻名中外的历史文化特色老街。从珍珠泉和王府池子而来的泉水汇成河,与曲水亭街相依,一边是青砖碎瓦的老屋,一边是绿藻飘摇的清泉,临泉人家在这里淘米濯衣,使老街古旧中透出活力,沉静中显出生气。
现在的曲水亭街依然完整地保留着《老残游记》中“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泉城风貌。清澈的泉水于院内、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经年不息,在家家户户的生活里浅吟低唱,使济南这座北方古城拥有了些江南水乡的明丽妩媚。
夏天到了,老人和孩子们在王府池子游泳嬉戏,尽情享受清澈甘甜的泉水带来的清冽。围墙上历代济南名人的传记介绍一步一说,充满了浓厚的人文底蕴。充满艺术气息的老城照相馆,让人总忍不住被它独特的气质吸引驻足。横卧于小河之上的石桥,直接通往岸边人家的门口,一处处古朴典雅的四合院建筑与溪水、小桥相映成趣。
这就是以流水、小桥、亭榭而令人沉醉的泉水人家。随着时代的变革,城市变迁,能够在泉边生活的济南人已经不多,泉水边的快乐生活成为很多“老济南”远去的记忆。走在曲水亭街,你会从心底里羡慕这些与泉相伴生活了四五十年的泉水人家。57岁的葛大爷说,“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在这里落脚”,感受真正的泉城惬意。
愿“老济南”的经典
更多留存
老建筑承载了一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是对于过去最鲜活、最直观的展示。保护老建筑,从现在到以后。
不辞长做“打水人”
护城河边的打水人是济南一道独特的景观,世界无二。天赐恩泽,让泉城人如此惬意。
她从遥远的历史深处走来,经历了悠悠数千载岁月。区别于海的“易暴躁”和“不近人情”,区别于河的“有利有害”以及湖的“缺乏活力”,泉水以她的“平易近人”和“温柔活泼”的性格,默默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济南人的性情和品格。
数量繁多的泉水,为济南这座城带来了些许江南水乡的景致。“清泉石上流”曾是济南多么美的风景。
泉水带给泉城人太多的便利和乐趣。无论寒冷的冬天还是炎热的夏日,黑虎泉附近的护城河边总少不了打水的人。他们提着各种容器:大到将近20升的矿泉水桶,小到一两升的矿泉水瓶或花生油塑料瓶,还有用烧水用的水壶的,人多时还要排队等候。把带来的容器装满泉水后,他们便或者用小三轮车、电动车等驮着,或者用简易行李架拉着,还有人直接肩扛手提,心满意足地踏上了回家路。
因长期注重锻炼,李大爷72岁了还步伐矫健、思维敏捷。面对记者提问,李大爷扛着一桶水脱口而出:“有水可打、有劲打水,是咱全济南人共同的愿望!”
体验悠闲洋气“品质生活”
可以精致,可以柔和,可以释放,可以安静,这里既有浪漫的人生印象,也有冲破樊篱、追求新生活的冲动。
酒吧曾被不少人视为一座城市“洋气”的象征。感受一座城市酒吧的气氛,欣赏夜生活的姿态,可以了解一座城市的性格。对于很多人来说,酒吧是一段珍贵记忆中最真切却又最虚无缥缈的标记。
1995年前后,音乐酒吧在济南方兴未艾,但因种种原因,2002年左右,济南酒吧遭遇集体关门潮。近些年来,班卓、盒子、兰桂坊等音乐酒吧逐渐成为夜间消费的主要场所。大多数人因为喜欢这种喧而不闹的氛围,为了放松来到这里。
佛山街班卓酒吧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个。每晚22:00,驻唱乐队卓乐队开始演出,直至次日凌晨。爵士、布鲁斯、欧美流行风、轻摇滚……这里的奢靡就像是白日世俗的异度空间,被夜色浸泡着的人们,把夜晚变成了他们心目中最美丽的风景。
作为音乐主题酒吧,乐队是这里的灵魂。卓乐队的键盘手兼主唱郝浩涵认为,酒吧文化的繁荣是一座城市文明和进步的表现,与其他形式的夜生活相比,来酒吧近距离感受现场音乐的冲击力和感染力,是一种更有品质的生活。
酒吧并不仅仅是提供一种消遣那么简单,它也潜移默化地影响这一区域,乃至这一城市的其他方面。酒吧街横空出世诱发和带动了其他零售、餐饮、娱乐等相关行业,使商业的成分和比重大大增加,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整个区域的功能、产业、经济和城市发展模式。
坐在酒吧的椅子上,听传来的音乐中一个熟悉小节,璐璐会不时跟唱几句。这个安静的女孩说,她最希望的生活,就是像现在这样,和谐、悠闲、有品质。
“济南特色”愈发值得品味
当历史的脚印淹没于现代文明快速推进的浪潮中时,这份怀旧和特色的重要性尤其凸显,每一位地道的济南人都期待,未来的济南,有越来越多的东西值得品味。
零伍叁壹铺是经营济南本土原创产品,有怀旧文化特色创意的店铺。主线产品是概念化的T恤、环保袋、抱枕等原创产品。店主是一位80后的小伙,店内卖的各种创意小玩意儿令人印象深刻,高挂“五讲四美”的标语,工农兵和CHANEL混搭的环保袋,老风扇,搪瓷缸子,毛主席语录,这些带有深刻时代符号的物件都在店里一一呈现。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店主刘硕当时成立这家创意产品店是由于个人的兴趣,喜欢一些原创性的产品,并且自身就是做原创产品的,自然希望这个店名也一定要有个性,能够体现产品的特色。“想做一家济南本土化的原创创意品店,产品既要有原创性,又要能够代表济南生活特色。”店名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取音译0531为济南的区号,另外,从汉字的书写上,采用的是一种大写数字形式,给人一种复古怀旧的感觉,整体设计更符合店内的产品风格,店内的部分产品也是将一些老照片印制在抱枕或是个性饰品上,整体带有点怀旧感。
刘硕告诉记者,他们想将小店打造成为一个济南原创产品的交流平台,代销部分原创产品,这样店内的产品品类丰富多样,产品本身也具有济南本土生活的特色。因为店名本身就是代表济南的印记,更希望将这里发展成为济南原创产品的旗舰店,打造成标志性的店面,能够在外边代表济南,通过看产品就能知道这是济南特有的。
2013年3月,国家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纬二路近现代建筑群、原胶济铁路济南站近现代建筑群、原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三处建筑群名列其中,一举使这些地方成为济南最具“文化范儿”的所在,也标志着它们终于摆脱了轻易被拆除的命运,因为以后对于它们的任何改动,都必须报请国务院批准。
城市中老建筑的价值和意义无法用金钱来估量。然而,很多优秀的老建筑却已为各种利益和目的让路,湮没在了历史中。城镇化的步伐催促着人们不断向前,一座座崭新的高楼大厦不断在城市各个角落涌现,那些老建筑的背景却越来越淡。
9月14日,从纬二路经过的“老济南”高省先生对记者表示,一切还来得及,为了让老建筑数量不再减少,为了给后人留一份关于历史变迁的文化传承载体,“我们要做些努力,唤起人们对保护老建筑的关注和支持。我希望,老火车站的遭遇永远不再重演。”
生活永葆从容之态
喝什么不重要,一个城市的头脑和心脏往往反映在咖啡馆里。优雅而从容,是每个人孜孜追求的生活态度。
并不太宽阔的老街角落,并不起眼的小屋,坐着和朋友喝杯咖啡,或者与陌生人闲聊,慢慢看太阳落下……不提供商务套餐、没有大麻大辣的炒菜美食,低调隐匿在城市一隅的独立咖啡馆,总有理由吸引你——— 冲着咖啡香去,或者只是被墙上的海报吸引,或者莫名被椅子上懒懒的猫咪电到……独立咖啡馆的魅力,不仅在于美味的咖啡和甜点,还有那个透着小资情调的安静空间,以及陌生人凑在一起的从容。
目前济南大大小小的咖啡馆有60余家。每家咖啡馆都有自己的风格,有的是复古怀旧风,有的是小清新风,还有的是低调奢华风。虽然风格不同,但每家咖啡馆都有自己的主打文化,都会给顾客提供一个远离喧嚣、舒适放松的环境。
那儿咖啡馆位于济南佛山苑小区一区的一栋楼里。即使是拿着地图,想找到也要颇费一番周折。看到它古旧的蓝色招牌,很多人或许都会失望。但是推门进去,你就会感受到它的魅力。
这是一家80后主题的怀旧咖啡馆,店内没有多余的装饰,连地面都是未经装饰的水泥地,满墙都是花花绿绿的涂鸦,还有几朵鲜艳的向日葵。那些看似随意摆放的摇摆木马、儿时小车、小霸王游戏机、陆战棋、小人书、自行车、跳房子……全是80后记忆中最珍贵的东西。昏黄的灯光下,伴着满屋的咖啡香气,记忆的匣子也会被打开。
三楼上的猫咖啡馆在济南山师东路上,这里有一只叫“石榴”的猫。它常常旁若无人、大摇大摆地在店内走来走去,还会坐在顾客的沙发上久久不肯离去。木质的地板、桌椅、大大的落地窗,透过窗户,外面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和车流,里面则是属于你和好友的安静空间。
独立咖啡馆一般都会定期组织一些电影、沙龙、讲座、手工等活动。在这里,你会因为共同的爱好而结识很多陌生人,然后成为朋友。顾客则多是年轻人,以学生、白领为主。喝的是咖啡,品的是生活,是他们来咖啡馆的写照。
店主全情投入、全心经营,咖啡馆和客人有着情感上的依赖,传递着一家店,一个老板的情绪、爱好和品位。与大型连锁咖啡厅相比,独立咖啡馆总显得少了几分铜臭。
找一个与“石榴”相邻的位子坐下,把方糖加入杯中,一种从容美好的生活态度,无意间体现在指尖的轻轻搅动中。
责任编辑:彭斐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