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造助力乡村振兴 邹城市峄山古法柴烧艺术再现邾国故城遗址千年制陶文明

2022-01-18 15:34: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魏俊怡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魏俊怡 济南报道

  文化资源是实现乡村振兴过程中可供挖掘的独特资源。乡镇保留着中国90%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地和载体。因此,乡村的建设发展一定要区别于城市建设,要尽最大可能保留住乡村的文脉、人脉。

  “山东手造”是山东省推出的全新文化创意品牌,山东手造的推出充分利用山东省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创新发展手造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全面助推传统产业升级,形成“山东手造”产业新动能。峄山古法柴烧艺术技艺的研创重现正是“山东手造”文化品牌的优秀案例。

  记者获悉,峄山古法柴烧艺术,重现山东邹城市峄山脚下邾国故城遗址春秋至秦汉、两晋、北齐1100余年间的文化遗存,每件作品从技艺传承上可谓是国宝级的文化珍品。从城市发展史上反映了古人的先贤智慧,为邹城市城市品牌建设、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增添了新的内容。峄山古法柴烧艺术的研究成果,一定程度上又为全国众多文物遗址保护单位在文化展现和利用方面提供了可鉴范本。

  峄山古法柴烧艺术价值、技术特点在于,万千作品无一重复,使用木材进行1200度以上高温进行裸烧,素烧,不施釉色,草木灰在高温下液化,俗称落灰,与器物本身矿物质发生反应,形成绝无仅有的各自色彩和类似釉色的万千变化,在烧制前无法预判绝无雷同的成品效果,所以柴烧作品每一件都是当之无愧的具备自然天趣的艺术孤品。

  峄山古法柴烧陶艺作品,取土峄山脚下峄山镇片区,峄山陶土,经过反复实验配比,从材料上取得重大突破,烧制后作品大拙至朴,完美再现邾国故城遗址出土陶器的艺术特征,并且用峄山陶土烧制后的杯子倒入水后,杯底会呈现出一层金色或银色,所以峄山陶土有“一两土,一钱金”的美誉。

  峄山古法柴烧技艺研创人、著名设计家齐麟介绍,峄山古法柴烧作品目前在社会高知阶层很受欢迎,并逐步走出国门,柴烧艺术在日本相当受到追捧。在国内,柴烧艺术属于小众群体,从业者非常之少,大众对柴烧的艺术魅力还处在逐步接受中。当然,一旦使用过柴烧器物的人,都会有爱不释手的感觉,因为她所呈现出的质朴、浑厚气息,不仅是火与器物的天人合一,更体现出对生命的一种期盼和生活本源的回归。

  峄山古法柴烧技艺传承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虽然取得了非常好的市场认可度,但从研究、艺术创作和市场品牌的建立等方面还任重道远。接下来的产业推动,等同于乡村振兴非遗手工业的发展。能不能快速聚焦,除产品本身和市场因素外,相关职能部门对乡村振兴中传统文化遗产保护意愿和对惠民产业的支持力度和重视程度同样起到支撑作用。峄山古法柴烧作品具备明星式文化产品的所有特质,并且在日韩、东盟国家和港澳台地区都有着广泛的受众群体,是具备民族性的有国际传播影响力的文化符号。

  现阶段争取在邹城市和峄山镇政府支持下,建设具备国际品牌承载力,基于展示乡村振兴成果、打造文化振兴、服务创新、产业惠民的一处窗口“峄山古法柴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以期满足创作、交流、生产、教学、体验、展示功能。与当地民宿结合,让更多村民获利,把研学基地搞起来,不仅针对中小学生,面对国内高校和亲子市场都会有很好的嫁接,峄山风景区的旅游市场自然也有了新的亮点,邾国故城文化遗存也有了实物文化标签,城市文化伴手礼同样也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并探讨是否能在邹城市政协指导下筹建“峄山古法柴烧艺术研究院”。借助研究院的成立,可推出由民革中央企业家联谊会、全国商协会交流合作中心乡村振兴计划支持下的“首届峄山古法柴烧艺术大展”等。

  峄山古法柴烧产业的最终呈现是以乡村振兴为纲,为当地经济发展、城市品牌创新、文旅事业兴盛、研学产业推动、国际艺术交流、百姓福祉获得做些贡献,这才是艺术的本源。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魏俊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