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皮肤能知冷知热 可助开发有“触觉”假肢
来源:科技日报 2015-11-21 09:42:00
来自美国和韩国的两个研究小组日前各自独立开发出一种人造电子皮肤。该材料不但能感受到冷热变化,还能检测出极其细微的压力,未来有望借此开发出有“触觉”的可穿戴设备和假肢。
来自美国和韩国的两个研究小组日前各自独立开发出一种人造电子皮肤。该材料不但能感受到冷热变化,还能检测出极其细微的压力,未来有望借此开发出有“触觉”的可穿戴设备和假肢。
假肢的发展已经走过了漫长的道路。如今,最新的假肢装置已能与神经系统相连,甚至能通过大脑信号直接对其进行控制,大幅度提升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帮助他们获得一定的自主生活能力。不过,科学家们并不愿止步于此,他们希望开发出像皮肤一样的材料,帮助肢体残疾人士重新获得触觉。
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工程师鲍哲南花了近10年的时间来研究电子皮肤,希望能让其具备人体皮肤的特性。日前,她和她的研究小组用一种有机电子材料打造出一种人工机械感受器系统。这种被称为数字触觉的系统由两层薄塑料片材料组成。顶层含有碳纳米管传感器,下层具有柔性电路。碳纳米管传感器在感受到压力后,柔性电路可发射出脉冲信号将信息发送给神经细胞。
韩国蔚山国家科学技术研究所开发出一种皮状物质,能检测出微弱的压力和热量,主要由塑料和石墨烯聚合物制成,在原理和结构上和美国的大体类似。研究人员称,他们开发出的电子皮肤具有极高的灵敏度,能检测出水滴产生的压力和头发瞬间掠过的情形。
除假肢外,这些材料在可穿戴式医疗诊断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鲍哲南团队将数字触觉系统集成到一副手套当中,使其能精确反应出手在抓握时压力的大小;韩国的团队则用他们开发出的电子皮肤制作了一种能够监测血压的腕带。
总编辑圈点
地球生物用了几十亿年,才演化出触感清晰的皮肤;现在,智慧的人类用新材料来模拟自然。塑料片、碳纳米管和石墨烯都是近一百年才发明的碳基物质。我们还不知它们能不能接近乃至超越生命奇迹,但科学家走出这一步已够让人惊叹了。从机械科技时代前进到生命科技时代,离不开这类敏锐的新工具。
责任编辑:王亚男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