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乘务员1500余人抢90个名额 长得好还得英语棒
来源:济南时报 2015-03-09 10:02:00
8日,山东交通学院高铁乘务专业进行招生测试,有1500余名考生应考,报名人数较去年翻番,竞争更加激烈。
8日,众多学生前来山东交通学院应考“高乘”。 记者王锋 摄
8日,山东交通学院高铁乘务专业进行招生测试,有1500余名考生应考,报名人数较去年翻番,竞争更加激烈。
记者实地探访发现,今年“高姐”“高少”的选拔更加严苛,首次要求学生素颜面试,从初检到通过,考生要过5道关,除了模样标致外,还得有才艺,普通话不能带方言,英语口试更是要和老外过招。
据悉,今年该校高铁乘务专业计划招90人,报录比达到16.8:1。
乘务岗位缺口大报录比达16.8:1
8日早上7点多,山东交通学院无影山校区,高铁乘务专业测试现场外已经排起长队,考生们等待分组编号进入候场区。
由于近年来中国高铁及城际铁路发展迅速,相应乘务岗位缺口很大,今年是山东交通学院第三年招收高铁动车乘务专业,报考热度一年比一年高,竞争也是越来越激烈,2013年该专业招生首年,计划招30人,有170多人报考;2014年计划招40人,有670余人报考;今年计划招90人,有1517人报名,报录比达到16.8:1。单从报录比来看,“高乘三期”已比“高乘一期”难上3倍。
“没想到今年报了这么多人,这还是经过初选后的人数。”山东交通学院学生工作处副处长田杰昌介绍,该校今年仍采取了现场报名的方式,7日已经对报名者进行了身体初检,主要内容为身高、体重、视力等,当时淘汰了86人,问题主要集中在色盲、色弱、身高受限等方面,“初检通过的才会交报名费参加专业测试,没有通过的不交任何费用,这样能避免一些考生花冤枉钱。”首次要求素颜面试有学生现场卸妆
与往年不同,今年交通学院首次在专业测试须知中强调了四个“不允许”,面试期间不允许着妆,不允许佩戴假睫毛、美瞳等装饰品;不允许佩戴手表、项链、戒指等任何形式的装饰品;不允许穿着高领衣服、紧身裤、连裤袜、长筒袜、长靴。与要求不符合的学生不能进入考场。记者看到,多数考生都是素颜应考,但也有考生简单地打了一层粉底。“以前我们的要求是‘不允许着浓妆’,今年更加严了,主要想让考生展现最真实的自己,毕竟化妆会掩盖一些东西。”田杰昌说。
记者在初试现场看到,每10人一组进行形体展示,现场工作人员会对他们发出一系列指令,依次为双手放下腿并拢,立正站好,向右转,再向右转,向后转,选择适合的方向、姿势下蹲,选择相应的座椅坐下,起立,向左转围绕场区走一圈。评委席上坐着5位评委,在考生展示过程中对他们进行投票,初试现场唱票、读票,获得3票或以上的考生即通过初试。在初试中,一些看起来像化妆的考生,都会被考官现场“问话”或“验妆”,不合格的就会被要求场外卸妆。听说考场严卡素颜后,一些候考的学生开始用纸巾擦拭。“我考了五六个学校,交通学院是最后一个,其中只有两个学校要求素颜。”考生小李告诉记者,她考的学校多数只要求考生不准化浓妆,有素颜要求的只有中国民航和交通学院。
简单英语难倒考生,千余人拿不到合格证
初试通过的考生要分别接受面试和英语口语测试。在英语口语测试现场记者看到,三位考官和每一个接受测试的考生轻松地交流着,其中主考官是学校的一名外教。虽然交流的问题大都是“你的家乡是哪里”“你喜欢看什么电影”“你擅长什么体育运动”“今天天气如何”之类的简单口语表达,但还是有不少考生不知所云,其中一位考生被老外问了3个问题,她一个都没听懂。“英语能力是个基本技能之一,高铁动乘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能到航空公司工作,也可能到铁路部门工作,都有可能遇到外国人,如果不会英语会给服务大打折扣。”田杰昌介绍,该校每年高铁动乘专业测试都会有英语口语测试,而且主考官都是老外,入校后,该专业学生也会有专门的英语学习。随后,记者来到面试现场,考生的面试内容主要是仪容仪表、动态仪态、才艺展示和普通话测试,台上有7位考官,考生进入考场后先抽取一段文字进行朗诵,然后进行才艺展示,整个过程大概需要3分钟时间,由7位评委对考生进行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剩余分数的平均分作为考生面试成绩得分。
据悉,考生专业成绩是面试成绩和英语口语成绩的总和(面试成绩满分80分,英语口语成绩满分20分)。学校根据考生专业成绩按照2015年高铁动车乘务专业招生计划1:4的比例划定体检资格线,确定参加体检考生名单,体检通过的考生便可取得专业测试合格证。也就是说,招收90人,360人能取得合格证,今年报名的1500余人中有四分之三在这一环节中就会被淘汰。(记者朱士娟)
责任编辑:王亚男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