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谢玮
责任编辑:张娜
编者按:
近年来,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聚焦“项目突破年”“项目深化年”工作部署,积极探索低效用地再开发新模式,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努力推动城市发展由空间拓展向内涵挖潜转型。近年来,全市开展439个低效用地再开发项目,腾退2.7万亩土地,获得省级增值税奖补连续三年居全省首位,为强省会高质量发展释放了新空间、激发了新活力。
为更好发挥典型案例示范引领作用,现从各区县(功能区)上报案例中遴选出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和推广性的优秀案例,供广大读者研阅。
济南槐荫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直面邹庄北地块复杂困境,创新运用精准定制化招商与前置“腾换”并行策略,让低效土地重焕生机,蹚出区域发展新路径。
济南槐荫经济开发区邹庄北地块项目位于济南市槐荫区美里湖街道美里路以北,美里东路以东。项目改造前为锅炉制造生产厂房,设施陈旧,土地利用效率较低。槐荫区政府坚持提前谋划,精准锚定产业需求开展靶向招商,通过系列行之有效举措,实现“腾笼换鸟”,在保持规划工业用地性质不变的前提下,容积率显著提升,释放低效用地空间20亩。项目投产后,片区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区域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片区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增强。
政府服务,助企落地
为实现项目早落地,使低效土地焕发新活力,槐荫区政府专门成立以自然资源、行政审批等多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合理制定《济南槐荫经济开发区邹庄北地块城市更新改造项目出让方案》,优先保障项目建设。项目推进过程中,各相关部门深入解读相关政策、提供专业咨询,设立企业服务专员,“一对一”跟进项目落地流程,高效办理各项审批手续,协助企业及时协调解决用地手续办理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同时构建“一站式”全方位服务体系,覆盖项目从初次对接、顺利签约,再到落地投产的全过程,保障企业入驻畅通无阻、快速投产达效,确保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
依需定制,引凤栖梧
槐荫区政府立足区域产业规划,锁定智能制造这一新兴产业领域为招商方向,组建专业招商团队,赴各地精准对接目标企业,宣传地块优势与扶持政策。同时深入洞察目标产业及企业的个性化需求,与规划部门协同联动提前介入方案设计,共同指导企业对土地利用进行精细化布局,灵活调整厂房设计、配套设施,减少不符合规划的风险,以契合产业独特属性的高品质硬件设施,强力吸引优质企业纷至沓来,实现产业迭代升级。
配套赋能,激发活力
项目聚焦聚力产业生态的全方位构建,利用原址空间进行整体提升,匠心打造共享型服务平台。一是搭建涵盖技术研发、检验检测、金融服务等一系列公共技术平台,为企业的创新研发提供强大助力;二是完善周边交通、生活设施等配套,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凭借软硬件的协同发力,全方位为企业发展添翼,激发产业集聚活力。项目投产后,预计亩均产值高达 1000 万元,可为约300余人提供高质量就业岗位,为区域发展注入澎湃发展动力。
济南槐荫经济开发区邹庄北地块项目实施前用地现状
济南槐荫经济开发区邹庄北地块项目实施后效果图
初审编辑:谢玮
责任编辑:张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