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个全国土地日 | 从“零散地”到“聚宝盆”,看天桥区高王村人的“饭碗田”保卫战

2025-06-25 11:19: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李颖男

  编者按:

  近年来,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聚焦“项目突破年”“项目深化年”工作部署,积极探索低效用地再开发新模式,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努力推动城市发展由空间拓展向内涵挖潜转型。近年来,全市开展439个低效用地再开发项目,腾退2.7万亩土地,获得省级增值税奖补连续三年居全省首位,为强省会高质量发展释放了新空间、激发了新活力。

  为更好发挥典型案例示范引领作用,现从各区县(功能区)上报案例中遴选出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和推广性的优秀案例,供广大读者研阅。

  2023年春夏之交,天桥区桑梓店街道高王村的村民怀宝财站在自家20亩复耕地头,望着连片的麦浪红了眼眶。三年前这里还是他种的速生杨林,地块被分割得七零八落。“那时种树图省事,一亩年收入不到800元。”随着街道开展耕地连片整治,田长李曰军带着“护田队”挨家挨户动员,怀宝财第一个拆了自家杨树林,还加入村施工队参与复耕。施工队清除了纠缠20年的树根,如今全村3600余亩耕地九成实现集中连片,小麦亩产突破1200斤。

  这片曾被切割的“补丁田”,如今化作生机勃勃的“聚宝盆”。秋收时,旋耕机在百米长的田垄上畅行无阻,小麦亩产跃至1200斤,怀宝财加入村合作社发展订单农业,年收入较种树时期翻了两番。如今漫步高王村,90%耕地实现“田成方、渠相连”。站在新立的“田长制”标志牌前,李曰军常对年轻干部说:“守田就是守饭碗,护地就是护饭碗”。

  如今的高王村,耕地实现机械化作业,复耕后新增耕地指标为全区重点工程提供用地保障,真正实现了“良田粮用、沃野生金”的生态振兴图景。

初审编辑:谢玮

责任编辑:张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