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谢玮
责任编辑:张娜
编者按:
近年来,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聚焦“项目突破年”“项目深化年”工作部署,积极探索低效用地再开发新模式,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努力推动城市发展由空间拓展向内涵挖潜转型。近年来,全市开展439个低效用地再开发项目,腾退2.7万亩土地,获得省级增值税奖补连续三年居全省首位,为强省会高质量发展释放了新空间、激发了新活力。
为更好发挥典型案例示范引领作用,现从各区县(功能区)上报案例中遴选出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和推广性的优秀案例,供广大读者研阅。
2022年以来,商河县创新采用“大喇叭+小板凳+微电影”的组合宣传模式,以“接地气”的方式推动耕地保护宣传工作走深走实。
“大喇叭”是指利用村头大喇叭播放“土言土语”普法音频,每周定时播放;“小板凳”是指利用村民傍晚纳凉时间,由村级田长面对面讲解案例、解答群众用地疑问;微电影《小郑田长的一天》讲述了村级田长及时发现并制止永久基本农田种树的事例,生动普及耕地保护政策。
该模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打通了群众的理解盲区,让群众听进去、记得牢、止新增,使耕地保护真正落地见效。
近年来,该模式成效显著,助力商河县荣获2022年省级耕地保护激励区县第二名的优异成绩,2021-2023年连续获市级激励,并实现镇街激励全覆盖。此外,打造了“普惠泉城 法润自然”法治文化广场,录制了“普惠泉城 法润自然”普法宣传节目,普法宣传案例被山东电视台报道,典型做法登上《大众日报》《济南日报》,形成广泛社会影响。
初审编辑:谢玮
责任编辑:张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