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谢玮
责任编辑:张娜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深入学习,妥善应对建设用地需求量大、耕地后备资源少的现实矛盾,统筹耕地保护和要素保障,连续四年实现耕地净增加,守住守牢全市耕地保护红线。2024年,济南市被省委、省政府评为耕地保护工作成效突出地市,获得省级激励奖金3000万、新增建设用地指标600亩。2024年至今,全市非农建设依法补充耕地约1.94万亩,有效保障省市县重点项目用地报批。
强化组织领导,高点站位推进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带头扛牢压实耕地保护“第一责任”,多次专题研究耕地保护工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聚焦耕地保护考核任务,压实属地责任,顺利完成上级下达耕地保护任务,通过省级考核。
强化底线管理,织密田长体系
全市设立四级田长6527人,统一设置田长制标识牌4649个,构建完成“上下一心、管护一线”的田长制工作体系。搭建市级“田长智治”综合监管系统,培训区县、镇街级田长和工作人员6000余人,发放操作手册7000余份,打通耕地保护“最后一公里”。
强化要素保障,落实耕地占补平衡
多渠道拓展来源、申请省级指标、承诺报批等措施,努力破解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不足问题。对依法占用耕地的建设项目进行严格审查,2024年至今,全市非农建设依法补充耕地约1.94万亩,有效保障省市县重点项目用地报批。把土地整治作为补充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重要举措,大力开展田、水、路、林综合整治,2022年以来,全市共计实施土地整治项目112个,建设规模约12.41万亩,入库新增耕地约1.43万亩,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强化资金支持,加大激励力度
深入落实省、市耕地保护激励机制,累计获得省级耕地保护激励资金9700万元、新增用地指标700亩,累计发放市级耕地保护激励新增用地指标和占补平衡指标各1500亩、发放市级激励资金8100万元,有效缓解基层耕地保护压力。
初审编辑:谢玮
责任编辑:张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