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肖阳
责任编辑:张帆
“我是一个兵,曾在庄严的天安门前接受过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在紧张的老山前线经历过生与死的考验。转业后我依然是一个兵,在为国聚财、为民收税岗位上保持本色,砥砺前行。有一天退休了,我也永远是一个兵,报效祖国是我一辈的初心和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纪念章”获得者、青岛市首批“红色宣讲人”退役军人马建伟深情地讲述着自己的经历与信念。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九三阅兵前夕,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学工办主任、团委书记王俊富及思源社成员与退伍军人马建伟共同走进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在老兵故事的鲜活讲述中传递红色力量,打造了一堂“行走的思政课”。
在马建伟带领下,思源社成员们依次参观了 “人民海军历史基本陈列”“海上军事陈列” 等展区。“看,这型装备我当年在部队天天摸!”他激动地说道。“那时候条件可比现在苦多了,冬天在海边训练,海风跟刀子似的刮脸,手冻得肿成馒头,握不住器械,我们就把双手揣进怀里焐热了再练,练到手指发麻也不肯停;夜里站岗,棉衣根本挡不住寒气,寒风往衣领里灌,冻得直打哆嗦,可一想到身后的家人、想到祖国的海疆,就一点儿都不觉得冷了。”从锈迹斑斑的旧舰炮到现代化的海军装备模型,从记载着浴血奋战史的文献资料到展现海军发展历程的影像片段,每一件展品都成为鲜活的“历史教材”。
“马爷爷曾经作为领队参加过84年国庆大阅兵,听马爷爷讲述战争的残酷、阅兵的豪迈、武器的更新换代,我想在新时代传承抗战精神,就是要铭记历史,勤学实干,攻坚克难,将爱国情怀融入奋斗实践,这才是我们这代青年该有的模样。”中美土木工程232班李晗语气里满是振奋。
“学院围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开展了系列活动,构建起‘沉浸式+互动式+辐射式’的育人模式。”土木工程学院学工办主任、团委书记王俊富表示,“近期学院先后组织师生赴海军博物馆聆听退役老兵讲战地故事,沉浸式体验那段烽火岁月的震撼与军人深厚的家国情怀;开展主题海报大赛与‘光影润心’观影活动,在创作与交流中完成‘互动式’思考;邀请胶州市烈士纪念馆馆长、胶州市‘红色脉动讲解团’团长马军和退役大学生薛淼分享军旅故事,筑牢青年信仰根基,激发莘莘学子的爱国之情与强军之志;通过主题升旗仪式,以诗歌朗诵、国旗下思政课等形式,引导师生在庄重仪式中重温历史、锚定使命,形成‘辐射式’的带动作用,让红色精神在校园里扎根扎实。”
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不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依托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历史事件,探索思政教育新模式,打造各类沉浸式、体验式、情景式主题活动。学院党委副书记王鹏飞表示:“此次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旨在引导广大师生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进一步坚定青年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并将其转化为刻苦学习、勤奋工作的强大动力,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通讯员 李欣玉 王俊富 王鹏飞)
初审编辑:肖阳
责任编辑:张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