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芯片、一片皮肤、一个网关,看济南“链”上如何孕育“好品”明珠

2025-08-29 12:23:38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魏俊怡 窦永瀚 孟潇南

  大众网记者 魏俊怡 窦永瀚 实习生 孟潇南 济南报道

  在济南,产业链与品牌正拧成一股劲往前奔。一批带着山东实力的“好品”,深深扎在一条条产业链里,互相给劲、一起成长,成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近日,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走进企业、对话部门,看看济南是怎么走出“链上育好品,好品强全链”这条升级路子的。

8月13日,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走进磐升生物工程实验室进行采访

  在山东有人物联网,董事长古欣展示了搭载国产RISC-V架构的智能终端和边缘计算网关。“实现自然语言编程、实时响应,离不开AI全链条技术的支撑。”这些年,企业不仅联合高校攻关关键技术,还与阿里云等平台协同,给行业提供从技术到服务的全流程解决方案。

  “我们专门设了50亿元人工智能专项基金。”济南市工信局人工智能产业处负责人安翔说,到2024年底,济南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经到了482亿元,还培育出430家相关企业,从算力、数据到大数据模型应用,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已经搭起来了。

  走进磐升生物工程实验室,一项“在裸鼠身上再生人体皮肤”的技术,让人眼前一亮。总经理王军介绍,企业靠全自动细胞生产平台实现了无人化操作,一年产量能满足5000名患者的治疗需求,质量控制水平在行业里也是靠前的。

  “我们正推着生物医药产业往创新、规模化的方向走。”济南市工信局生物医药产业处处长孔德龙说,“通过分梯队培育、给生态支持,帮着中小企业融入产业链、把自己做强。”

  芯片载板看着小,却是5G、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这些领域离不开的基础材料。清河电科董事长李振来拿起一块载板说:“我们研发的高端IC载板,线路特征尺寸能做到8微米——也就头发丝的十分之一粗,层数还超过20层。”现在,这小小的载板能覆盖从“芯片”到“云端”的全场景应用,已经成了不少行业头部企业的合作伙伴。

  “未来,我们会重点推产业链协同,让不同产业融起来,把整体效能提上去。”济南市电子信息产业处处长曹志芹说。

  另一家新能源装备领域的代表性企业——山东国辰集团,则通过低温热法海水淡化、模块化装备和“云智能”平台,整合技术、设备和服务,构建起环保与能源相融合的创新体系。

  “为了让企业一起创新,我们推动成立了新能源装备产业联盟。”济南市工信局装备产业处处长亓涛介绍,联盟里聚了企业、高校、金融机构等各方力量,搭起了“产学研金服用”六位一体的产业生态。

  “这些‘好品’能成,背后是整个产业链的往上走。”山东财经大学教授董彦岭说,“‘山东好品牌’不再是单个产品突破,而是转向系统赋能,跟产业链贴得越来越紧,成了现代工业基因里的重要部分。”

  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魏斌表示,当前济南工业经济结构实现新突破,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电子信息已成为三大新支柱。2025年1-6月,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23.6%,汽车制造业增长26.2%。济南以“三品”战略为契机,构建“好品山东”“齐鲁精品”“泉城好品”多层次品牌体系。目前,已有54个品牌入选“好品山东”,92个产品获评“泉城好品”,34个制造业品牌入选“山东制造·齐鲁精品”。同时,济南正加快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推动区域品牌与产业集聚联动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品牌如珠,链如线,串珠成链,链上聚力。从一家企业到一条产业链,从一个产品到整个生态,济南正通过产业链与品牌的深度融合,书写新时代的工业答卷。

  记者手记:

  走在济南的产业链上,看这些“好品”的故事,印象深的不只是技术突破本身,更是那种“大家在一起”的产业生态。有人物联网拉着高校一起攻关键技术,磐升生物想让细胞治疗更“平民化”,清河电科把小小的载板做成了保障产业链安全的基石……它们没在单打独斗,而是跟上下游一起创新,跟城市发展踩在一个节拍上。就是在这样的协同里,济南慢慢跳出了“只做单个产品”的思路,走向了“靠链条聚企业、靠品牌带发展”的集群模式。或许,“好品牌”的真正意思,不只是产品本身好不好,更在于它能不能照亮一个产业、激活一座城市——这,就是济南现在正在发生的事。

初审编辑:肖阳

责任编辑:曹亮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