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教育局推进高质量、高品质政务新媒体建设,建成含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等11个账号的政务新媒体矩阵,强化原创精品创作和专题专栏策划,深化与其他媒体融合联动传播,以“中央厨房”模式统一规划各平台风格及定位,突出新媒体账号信息公开、便民服务、舆论引导的政务功能价值,累计吸引粉丝逾70万,单篇信息单平台阅读突破700万人次,屡登新浪微博热搜榜、抖音同城榜,新媒体矩阵传播影响力凸显,连年获评山东教育政务新媒体综合力十强,新媒体运营直属指数稳居市级政府部门前列。

得票数:

  2021年,市委市政府出台系列政策措施,市校融合发展上升为城市发展战略。支持山东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加快推进山大龙山校区(创新港)建设,成功举办12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山大校企系”2家企业先后登陆资本市场。济南市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签订省市共建协议,支持济南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等共建高校高水平大学建设。签署校地合作协议26个,举办校企合作专业87个,建设与我市产业相关的产业学院38个,共建创新共同体30个,市级立项支持市校融合发展战略工程项目95个。先后成立驻济高校校友总会联盟、齐鲁科创大走廊创新创业联盟、长清大学城创新发展理事会,放大联盟集群效应,做大“校友经济”品牌。

得票数:

  5月21日,黄河流域产教联盟成立大会举行。联盟成员涵盖9省(区),以促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融合,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赋能高质量发展为宗旨,围绕构建区域高层次人才共享共用机制、构建黄河流域职业院校教学(技能)大赛体系、打造区域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平台、打造黄河流域产业职业教育集群化发展平台,着力打造以黄河为纽带、以省会城市为载体、以产教融合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互利合作为前提的黄河流域产教融合发展共同体。

得票数:

  近年来,济南市深化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政策导向,持续打造“单位不固定、岗位常流动”的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管理机制,多项政策叠加,聚焦持续发力,搭建全市教师交流服务平台、区域内部交流、名校跨校交换、学科竞岗交流、双向选择交流等一系列颇具系统性、创新性和前瞻性的交流轮岗举措,扎实推动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获央视点赞。“十三五”以来,全市近2万名校长、教师参加交流轮岗,各区县已经实现了10%以上的教师交流轮岗,义务教育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实现制度化、常态化。

得票数:

  强化“数据跑腿”,推进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市教育局推进‘互联网+教育’,建成并使用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入学招生平台,将传统入学报名中的“家长现场排队登记,现场提交纸质材料、工作人员录入信息”调整为“家长网上填报、政务数据共享校验、工作人员后台审核确认”的全新模式,实现了家长报名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在线信息审核公平准确,“大数据”运用为学校班级设置、资源配置、教师配备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全市一网通办,一个平台全域推进”的做法获省政府充分肯定。

得票数:

  群众有所呼、教育有所应。2021年,市教育局将“布局建设10所中央厨房,实现全市有午间配餐需求的中小学100%全覆盖”列为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投入专项资金1600万元,推动采取学校食堂供餐、直接配餐进校到桌、中央厨房式分级配送的方式,确保学生饮食健康、营养、安全。截止目前,全市11个区县确定15处中央厨房式配餐企业提供午间供餐服务,实现满足学生需求和提供午间配餐服务100%全覆盖,家长和学生满意度达98.6%。

得票数:

  全市中小学德育坚持解决“真问题”,培根润心,跨入“创新、深耕、求实”新航道,“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全面铺开,产生30个市级、12个省级优秀德育实施方案,在全国德育示范班做典型经验交流;促进班主任与思政课教师育人关键能力展示提升,19位教师获评省优,居全省首位,3人晋级教育部遴选;创新开展“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开学第一课,激发百万学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举办全市第三届中小学德育品牌推介会,发布推广40个德育品牌,引领学校“选准矿,深挖井”,不断提升德育内涵品质。

得票数:

  历经基础调研、意见征集、内部审议、专家评议、市政府审议等程序,2021年12月,《济南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发布。《规划》谋全域、谋全局、重落实、求实效,全面对标“强省会”建设和教育高质量发展,涵盖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服务贡献能力、打造富有人文关怀的有温度的教育、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育人才队伍、强化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撑保障等内容,力争“十四五”末,在全省率先实现较高水平的教育现代化,建成全省领先的促进教育公平示范区、教育改革创新先导区、优质教育资源集聚区,培育形成济南特色的教育现代化新样态。

得票数:

  2021年5月济南一中获批恢复设立公办寄宿制初中。定位人才子女就学“定点储备校”,服务济南强省会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初中部以为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来济“双招双引”人才子女提供初中高起点、高标准、高品质教育服务为主旨,首批招收初一学生51人,来自省内外45所小学,享有相对独立学习和生活区域,在课程创新、师资融合、教育管理和创新发展等方面保障到位,获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孙立成批示“总结经验,更好为人才服务济南提供支撑”。

得票数:

  “双减”政策落地后,市中区以“学生立场”研究教学,提出“共生课堂”的教研命题,从“基于经验”的单向灌输转向“基于实证”的交互提升,采用体验学习、合作学习、项目学习等教研策略,不断优化作业设计和作业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推行“5+2”课后延时服务模式,在全市率先发布10大类100项课后服务项目清单,结合主题式综合活动、项目化学习等不断优化课后服务质量,呈现了全时间、全空间、全课程的课后服务态势,营造了有温度、有厚度、有力度的减负增色教育生态。

得票数:

  随着黄河滩区迁建项目的推进,长清区整合曾经分散于滩区5处小学及5处幼儿园,3月,孝里街道小学及幼儿园搬迁新校,新校舍配有创客室、计算机教室、书法室、美工室、阅读室、非洲鼓室等各种活动室,硬件显著提升。小学贯彻“让每一个更卓越”的办学理念,先后被评为山东省第二批乡村温馨校园、长清区首批劳动教育示范校,幼儿园设施设备配套齐全,引入“安吉游戏”课程,孝里教育驶入乡村教育振兴的快车道。

得票数:

  2019年12月,作为教育部确定的首所海外中国国际学校试点单位里约中国国际学校的承办方,济南市选拔3名教师民生大街小学的魏东、舜耕小学的张鑫和南上山街小学的刘真,远赴里约执行教学任务,2021年11月,3位教师圆满完成支教任务返回祖国。两年间,支教教师们克服疫情难题,以满负荷工作状态,把中国的基础教育延伸到了海外,送去了扎实的义务教育教学,也让中国传统文化“花开里约”,推动了“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合作建设工程,赢得广泛赞誉。

得票数:

  作为全国“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区域研修模式研究及试点”项目试点区,天桥区推进信息技术手段与教育教学有效融合,创新发展区域研修模式,建立了研训中心、教研中心、信息中心、科研中心“四位一体”的规划研究网络,确定了单点主题课程突破、智慧种子教师先行、丰富空间建设体验的“三步走”研究路径,建设区本化的网络研修模式、课程体系、课程资源库,总结撰写的案例《基于研训一体的区域研修模式探索》《智慧教育双跟岗参与式教师课例研修探索实践》双双入选教育部中国移动科研基金项目课例研修案例集,研究成果在全国推广应用。

得票数:

  2021年,槐荫区确定全面实施“一年强基础、两年展形象、三年大变样”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年内,23所新建学校及幼儿园陆续投入使用,增加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近2.2万;与山东师范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科研交流、教师培训、学生实习等方面深入合作;探索践行“丰富办园模式、提升办园品质”学前教育合作办园模式;补充427名教师、建设9个“双名”工作室,提升教师队伍建设以“教育兴”促“西兴”,打造核心品质教育名片。

得票数:

  章丘区教体局落实“双减”政策,聚焦民生需求,促进学校教育资源服务社区、家庭,打造“家门口的自习室”,开展周末、节假日教师义务辅导活动,为辖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指导。以居住区为单位,以社区为依托,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设置社区义务辅导点78个,开设作业辅导、阅读指导、艺术活动、科技益智7大类150余个项目,参与社区义务辅导的教师7294人,受益家庭5000余个,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新生态。

得票数:

  为保障离城镇较远的寄宿制学校、偏远艰苦农村学校新招聘教师、交流轮岗教师、实习支教大学生、哺乳期女教师等在农村学校工作期间临时居住需求,莱芜区本着“有求必应,全力以赴,全面提高教师住宿质量”原则,积极协调各相关部门,推动工程进展,将教师周转宿舍由原规划建设103套,增量为实际建成388套周转宿舍,目前全部提前竣工投入使用,为乡村教师创造了“下得来,留得住、教得好”的工作环境。

得票数:

  作为国家教育信息化区域改革试验区,历下区以智慧教育为先导,大力实施“智慧校园、智慧课堂、智慧教研、智慧培训、智慧评估、AI+创新、智慧管理”七大行动,建立教育“数字大脑”智能体系,搭建智能研修平台,完成可专网支持“校级漫游”信息化基础建设,区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上联下通,教师及学生空间开通率100%,名师工作室、优质课、课题研究覆盖中小学各学科,560万份学科资源实现共享。2021年5月,该区被确定为全市唯一入选的全国智能研修平台应用“试验区”,济南市甸柳第一小学被确定为全国智能研修平台应用“试验校”。

得票数:

  11月5日,济南信息工程学校学生路兴路获评全国第八届道德模范提名奖。在2020年4月发生的一起居民楼起火事件中,17岁的路兴路临危不惧,冲入火灾现场救出邻居老人,拨打报警电话,并挨家挨户敲门通知,指挥整栋楼的居民安全疏散撤离。因其火场救人的英勇事迹,路兴路先后获得“历城区见义勇为积极分子”“山东好人之星”“山东省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得票数:

候选事件之十九

高新区教育发展智库成立

  高新区引进国内高水平教育研究院,成立高新教育发展智库,组建专兼职专家小组进驻,研究起草“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明确“教育强区”战略目标及“四个高地”建设实施路径,先后组织开展教育高质量发展全员研修、校长论坛、名师论坛、班主任论坛、专家论坛、主题开放论坛、改革现场会等活动,全面启动名校、名师、名校长工程,有力推进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师资培训、课程开发、课题指导、成果转化、教育评价等工作,引领推动高新教育高层次发展。

得票数:

  平阴县建设形成义务教育阶段四区八盟、“学前教育城乡联盟”四大共同体。联盟各校(园)原有管理模式不变,核心学校通过行政互动、师资结对、校际教研、资金扶持等途径,向成员学校(幼儿园)输出管理理念,促进了城乡教育公平。

得票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