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 | 用身边人身边事开展警示教育

2025-03-24 16:17:54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罗莉

东风街道 罗莉

  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警示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纪律教育手段,正逐渐深入人心。而“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的教育方式,因其真实性和代入感,成为了一种极具震撼力和说服力的教育模式。各级纪委应该积极做好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用好用活案件成果,充分挖掘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的“附加值”。

  以案为鉴,筑牢思想防线。身边人身边事是最生动的教材。党员干部平时看到相对比较遥远地区的案件感受往往不是特别强烈,会有一种旁观者的视角,总感觉和自己关系不大,很难触动内心深入。而本区其他单位、本单位的案件能让人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一种冲击力。当看到曾经的同事、熟人、朋友因违纪违法而身陷囹圄,那种强烈的对比和落差,会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纪律和法律的严肃性。会产生强烈的危险意识,从而审视自己的内心,纠正自己的错误意识和行为,把坏苗头扼杀在萌芽状态。

  创新方式,提升警示教育效果。警示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而要通过创新方式,让教育真正入脑入心。各地纪检部门可以通过拍摄身边案例的警示教育片、组织旁听庭审等方式,将身边的典型案例转化为生动的教育资源。警示教育片通过违纪违法人员的现身说法和办案人员的点评,生动再现了腐败堕落的过程,发人深思。组织旁听庭审更是一种最直观的受教育方式,让旁听者身临其境,深受触动。这种“见人见事见细节”的警示教育,能够直击人心,让受教育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增强教育的实效性,让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筑牢思想防线。

  健全机制,抓好“一把手”警示教育。“一把手”往往面临着较大的权力诱惑和各种复杂的风险挑战,因此抓好“一把手”警示教育尤为重要。要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日常监督,特别是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通过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如廉政谈话、诫勉谈话、廉政承诺等制度,使“一把手”时刻感受到监督的存在。组织“一把手”参观廉政教育基地、旁听职务犯罪案件庭审、开展谈心谈话等,让其直观感受违纪违法的严重后果,增强警示教育的震撼力,警醒“一把手”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警示教育方式。它通过真实案例的警示,让人们深刻认识到违纪违法的严重后果;通过创新教育方式,让廉政教育更加深入人心。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入的今天,我们应持续用好这一教育模式,真正让警示教育入脑入心,达到“查处一案、警示一批、教育一片、规范一方”的效果。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兴华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